打車舍不得 老人們盼坐“經濟適用車”
鏡頭回放
早晨起來鍛煉了一會兒,家住乙烯六區的陳阿姨像往常一樣,準備做早餐。
這時,老人發現家里的菜快沒了,就打算出門去買。
來到樓下,站在路邊等了好一會兒車,突然想起來,人力三輪車已經取締了。
想給兒女打個電話,讓女兒把菜買回來,又怕耽誤孩子們的工作。握在老人手里的電話,拿起,又放下……
A 一個老問題
陳阿姨遇到的出行尷尬,相信很多住在龍鳳區的老年人,對此也深有體會。
3月18日,記者聯系到了陳阿姨。據老人講,她退休在家好多年了,平時經常坐人力三輪車去買菜。
“在家也閑不住,天天出門買趟菜,菜還能保持個新鮮勁兒。”聊起以前的生活習慣,老人有些懷念。
老人告訴記者,最近的菜市場離她家確實不近,前幾天她自己出門買菜,沒舍得打車,歇歇停停地走了近一個小時。
陳阿姨說,自己的退休金每月只有630元,所有的開銷都要從這些錢里扣除。
“兒女們工作也都挺忙的,不想給他們添麻煩,能盡量不用他們還是不用。”
B 一筆經濟賬
我們來算一筆賬。以乙烯的陳阿姨為例,老人退休金630元,乘坐人力三輪車每天2元錢,一個月按30天計算,出行需花費60元。
如果出門買菜靠打車,每天基本是10元錢,按照這樣計算,老人一個月出門買菜,車費就得300元,是原來的5倍。
用陳阿姨的話說,多花的240元,至少是她家兩周的菜錢,這無形中加重了家里的經濟負擔。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像陳阿姨這樣情況的大有人在,也有老人的收入甚至比630元還要低。讓這些老人打車出去買菜,顯然不現實。取締了人力三輪車,失落的不只是一兩個老年人。
3月18日,記者利用一上午的時間,再次來到龍鳳和乙烯的部分街區進行調查。
在龍鳳商場、商貿城這些原本人力三輪車扎堆的位置,三輪車早已不見了蹤影。隨后,記者來到龍鳳廠西。
在小區里,幾位結伴拎菜回家的老人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力,隨即上前詢問得知,他們有的是原石化總廠的退休職工,退休金2000多元,愛坐人力三輪車并不是“差錢兒”,而是看中了它的方便。
在龍鳳廠西一樓下,記者看到了兩輛鎖在樓下的人力三輪車。
C 一個新想法
“打車貴,公交線路固定不說,有的小區離公交站牌遠,合法便民車數量少……”記者在走訪調查中,這樣的理由不絕于耳。
那么,是否存在一個折中的解決辦法呢?
有市民說,可以效仿別的地方,開通一種價廉方便的代步車,這種車起步價也是2元,并且在固定的區域內行駛,也能進小區,既便利,安全系數也更高些。
-
老人若身體發生癌變,腹部會有五個現象出現癌癥一直是一個嚴重威脅我們生命的魔鬼,尤其是身體機能開始下降的老人,身體更易發生癌變,當然癌癥也不是不可治愈的,只要
-
疫情期間除了戴口罩,還可通過提升抵抗力防止新冠感染對于很多身體不是太好,免疫力比較弱的人,別說是如此高傳染性的新冠病毒,就連普通的小感冒,在平時也會更容易被傳染,因此為了
-
人字拖鞋久穿致病引發足部疾病人字拖是很多男性的最愛,在炎熱的夏季傳著人字拖到樹下乘乘涼,下象棋。因此,每到這個時節,人字拖的銷量可以用直線飆升來形容
-
中年男性養生應注意什么中年時期,各種瑣事積壓,工作、事業、情感都是,尤其男人中年的時候。閑暇時間少,鍛煉時間更少,常常會感到心理疲憊。那男性中
-
中年男性養生的禁忌因為生活壓力漸大,年齡進入中年,身體開始大不如前,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年男性開始關注保健養生的問題了。只是很多中年男性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