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老人讓我們心靈始終柔軟
神州大地,永遠都不缺少愛心。鹽城一名常年撿拾破爛的82歲老人張忠泉,13日將自己多年主要靠撿破爛積蓄的10萬元巨款,統統捐給鹽城慈善總會。據了解,50年前,老人就曾化名“學雷鋒”捐助災區,半世紀以來已捐款數百次。
10萬元對于一個富人來說,或許不算什么,但對于張忠泉老人來說,卻是傾其所有。人在財富的擁有上有著差別,但在愛心的擁有上卻無甚差別。就張忠泉老人來說,他在愛心上的高度,足以讓我們,包括財富之士所仰望。
支撐老人半個世紀愛心歷程的到底是什么?老人有一句很樸實的話,“人家說我是癡子,說我神經病,其實我正常得很,我是黨員,我要向雷鋒學習,我捐錢不是為了榮譽。”也正是因為如此,老人在一開始的捐贈中,使用了“學雷鋒”的名字。學雷鋒,既是為了讓世界永遠美好,也是為了讓自己心靈永遠柔軟。
兩年前,我們在電視上看汶川;兩年后,我們在電視上看玉樹,時間不同,鏡頭不同,但心卻相同。這是因為,我們的心靈始終柔軟。為何如此?正是因為有著許許多多“張忠泉”在持續地刺激著我們的神經,讓我們不敢疲勞,更不敢麻痹。這兩天,尤其4月21日,遍布全國的哀悼,更說明了這一點,我們從來沒有丟棄心靈的柔軟。當然,愛心的釋放并不是一開始就達到最大化,它有著本身的節奏,需要有一個過程,讓人們擦干眼淚,讓愛心在悲痛中前行。
是的,愛心常常會在某個點集中爆發,就像張忠泉老人一樣,這次將10萬元巨款統統捐給慈善總會可謂是爆發,但這些年來他的心靈一直柔軟,一直堅定地走在“學雷鋒”的路上,從來沒有偏離。也正是因為有著許許多多像張忠泉老人一樣的“學雷鋒”在前方召引,我們的心靈也一直保持柔軟,也從沒有偏離愛心之路。
感謝張忠泉老人,讓我們始終擁有愛心自信,讓我們始終擁有心靈柔軟。兩年前,我們為汶川慷慨解囊;兩年后,我們為玉樹再獻綿薄之力。這一刻,我們理解老人50年不變的“學雷鋒”之情;同樣,我們也應該相信,我們的愛心愛意會被他人、后人理解。
-
老人若身體發生癌變,腹部會有五個現象出現癌癥一直是一個嚴重威脅我們生命的魔鬼,尤其是身體機能開始下降的老人,身體更易發生癌變,當然癌癥也不是不可治愈的,只要
-
疫情期間除了戴口罩,還可通過提升抵抗力防止新冠感染對于很多身體不是太好,免疫力比較弱的人,別說是如此高傳染性的新冠病毒,就連普通的小感冒,在平時也會更容易被傳染,因此為了
-
人字拖鞋久穿致病引發足部疾病人字拖是很多男性的最愛,在炎熱的夏季傳著人字拖到樹下乘乘涼,下象棋。因此,每到這個時節,人字拖的銷量可以用直線飆升來形容
-
中年男性養生應注意什么中年時期,各種瑣事積壓,工作、事業、情感都是,尤其男人中年的時候。閑暇時間少,鍛煉時間更少,常常會感到心理疲憊。那男性中
-
中年男性養生的禁忌因為生活壓力漸大,年齡進入中年,身體開始大不如前,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年男性開始關注保健養生的問題了。只是很多中年男性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