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患者的心理護理
當患者處于生命垂危期,經過積極治療后仍無生存希望,直至生命結束前這段時間稱“臨終”階段,此期的護理即為臨終護理。在這個時期內對于臨終患者來說,他們所面臨的是生理上最起碼的要求不能滿足,如飲食、排泄、溫度、避痛及對空氣的需求等。生理上面臨著與親人生死離別的悲痛,肉體上的痛苦折磨使他們身心憔悴不能自拔。護士是實行臨終護理的主要角色,要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為患者及其親屬提供全面的心理支持和護理。
1 臨終患者的心理變化及護理
美國精神病學家kiibler-ross認為,臨終患者一般都要經過五個心理階段。
1.1 第一階段——否認期 當患者知道自己病情嚴重時,都會感到震驚和否認。“不,不是我,不可能是真的,”難以接受既成的事實,往往四處求醫或抱著僥幸心理希望是誤診。隨著病情的逐漸加重,患者已不再否認。為了避免家屬過度悲傷,表面上保持樂觀的精神,假裝不知道,但在真正了解他的人面前會訴說真情、哭泣,以減輕內心痛苦。多數患者心理還期望著有新的治療或奇跡的出現。否認是抵御嚴重精神創傷的一種自我保護,不要揭穿患者的防衛,但也不要對他撒謊,和他談話時要盡量用他的語言,保持一種坦率、誠實、關心的態度,仔細地聽患者講他們所知道的情況,要熱心、支持和理解,使之維持適當的希望感。對于癌癥等預后不良的疾病,是否將其真實情況告訴本人,要看其心理適應能力。對于意志堅強,能夠正確對待死亡的人,將其真實情況告訴本人反而會激發他的斗志,有利于更好地配合醫務人員進行治療,有利于延長壽命,同時與他們公開談論病情,有利于交流感情,給予心理支持。
1.2 第二階段——憤怒期 當病情危重時,否認難以維持,患者將因失去生命而惱怒。“為什么是我?是我?”他們往往把情緒發泄到護士或家屬身上,甚至拒絕治療,拔出針頭和導管,此期應盡可能創造條件達到患者最大滿足。不要把患者的攻擊看成是對某個人,也不要用憤怒的表現去反擊他,不要告訴患者“不應該怎樣作,”“不應該那樣說,”讓患者發泄他的憤怒和傾瀉他的感情。當看著患者發脾氣時,同情地勸解,可以說:“我要是你也會發脾氣的,那就一股惱地發出來吧!”在適當的時候盡量陪著患者,這樣不致使他感到你被氣走了且會被你的愛心所感動。有1例肺癌男性患者由于較年輕,病前擔任重要的領導職務,子女尚小,未完全安排工作,認為患病影響自己及孩子的前途,影響愛人的身體健康,感到內疚,認為老天不公,于是暴躁易怒,拒絕治療。這時筆者采用上述方法,主動關心患者,幫他翻身,處理大小便,并做其子女工作,多抽時間照顧父親,用同情和婉轉的方法解釋,使患者減輕負罪感。
1.3 第三階段——討價還價期 “是的,是我但……,”這時患者發怒暫停,為了延長生命,認為許愿或做善事也許能扭轉死亡的命運,這個時期對患者是有益的,因為患者正在盡量的用合作和友好的態度來推遲死亡的命運。此時更應主動地關心體貼患者,認真觀察病情,加強護理措施的實施,如及時補充營養和體液,做好基礎護理,嚴防感染及褥瘡,盡量滿足患者的要求,如請技術高明的醫生會診,用特效藥治療等
1.4 第四階段——憂郁期 患者看到自己向死亡走近,毫無疑問地承認“是啊……是我,”表現明顯的憂郁、深沉的悲哀,并時?奁。憂郁和悲傷對于臨終患者是正常的,應允許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表達這些感情。有1例患肺癌并廣泛轉移的女患者是位離休干部。老伴已去世3年,兒子媳婦都是工廠工人,為了照顧母親,兒子只好在廠里上白班,在母親床前上夜班,或在廠里上夜班在母親床前上白班,時間長了疲勞不堪,患者疼痛難忍而時常發脾氣,指責兒子媳婦對她關心不夠,時常沉默憂郁、哭泣,不愿多講一句話,這時筆者主動與她交談,說明她兒子是孝順的,只是因疲勞過度,可能在某些方面照顧不周,護理人員可以幫助照顧,給她做口腔護理,喂飯、擦浴等,并向患者原單位反映情況,找了個女青年專門伺侯,減輕了兒子的負擔,兒子媳婦也利用點滴時間陪伴母親,送飯、洗衣、交談,使患者情緒穩定,自覺癥狀減輕。
1 臨終患者的心理變化及護理
美國精神病學家kiibler-ross認為,臨終患者一般都要經過五個心理階段。
1.1 第一階段——否認期 當患者知道自己病情嚴重時,都會感到震驚和否認。“不,不是我,不可能是真的,”難以接受既成的事實,往往四處求醫或抱著僥幸心理希望是誤診。隨著病情的逐漸加重,患者已不再否認。為了避免家屬過度悲傷,表面上保持樂觀的精神,假裝不知道,但在真正了解他的人面前會訴說真情、哭泣,以減輕內心痛苦。多數患者心理還期望著有新的治療或奇跡的出現。否認是抵御嚴重精神創傷的一種自我保護,不要揭穿患者的防衛,但也不要對他撒謊,和他談話時要盡量用他的語言,保持一種坦率、誠實、關心的態度,仔細地聽患者講他們所知道的情況,要熱心、支持和理解,使之維持適當的希望感。對于癌癥等預后不良的疾病,是否將其真實情況告訴本人,要看其心理適應能力。對于意志堅強,能夠正確對待死亡的人,將其真實情況告訴本人反而會激發他的斗志,有利于更好地配合醫務人員進行治療,有利于延長壽命,同時與他們公開談論病情,有利于交流感情,給予心理支持。
1.2 第二階段——憤怒期 當病情危重時,否認難以維持,患者將因失去生命而惱怒。“為什么是我?是我?”他們往往把情緒發泄到護士或家屬身上,甚至拒絕治療,拔出針頭和導管,此期應盡可能創造條件達到患者最大滿足。不要把患者的攻擊看成是對某個人,也不要用憤怒的表現去反擊他,不要告訴患者“不應該怎樣作,”“不應該那樣說,”讓患者發泄他的憤怒和傾瀉他的感情。當看著患者發脾氣時,同情地勸解,可以說:“我要是你也會發脾氣的,那就一股惱地發出來吧!”在適當的時候盡量陪著患者,這樣不致使他感到你被氣走了且會被你的愛心所感動。有1例肺癌男性患者由于較年輕,病前擔任重要的領導職務,子女尚小,未完全安排工作,認為患病影響自己及孩子的前途,影響愛人的身體健康,感到內疚,認為老天不公,于是暴躁易怒,拒絕治療。這時筆者采用上述方法,主動關心患者,幫他翻身,處理大小便,并做其子女工作,多抽時間照顧父親,用同情和婉轉的方法解釋,使患者減輕負罪感。
1.3 第三階段——討價還價期 “是的,是我但……,”這時患者發怒暫停,為了延長生命,認為許愿或做善事也許能扭轉死亡的命運,這個時期對患者是有益的,因為患者正在盡量的用合作和友好的態度來推遲死亡的命運。此時更應主動地關心體貼患者,認真觀察病情,加強護理措施的實施,如及時補充營養和體液,做好基礎護理,嚴防感染及褥瘡,盡量滿足患者的要求,如請技術高明的醫生會診,用特效藥治療等
1.4 第四階段——憂郁期 患者看到自己向死亡走近,毫無疑問地承認“是啊……是我,”表現明顯的憂郁、深沉的悲哀,并時?奁。憂郁和悲傷對于臨終患者是正常的,應允許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表達這些感情。有1例患肺癌并廣泛轉移的女患者是位離休干部。老伴已去世3年,兒子媳婦都是工廠工人,為了照顧母親,兒子只好在廠里上白班,在母親床前上夜班,或在廠里上夜班在母親床前上白班,時間長了疲勞不堪,患者疼痛難忍而時常發脾氣,指責兒子媳婦對她關心不夠,時常沉默憂郁、哭泣,不愿多講一句話,這時筆者主動與她交談,說明她兒子是孝順的,只是因疲勞過度,可能在某些方面照顧不周,護理人員可以幫助照顧,給她做口腔護理,喂飯、擦浴等,并向患者原單位反映情況,找了個女青年專門伺侯,減輕了兒子的負擔,兒子媳婦也利用點滴時間陪伴母親,送飯、洗衣、交談,使患者情緒穩定,自覺癥狀減輕。
相關文章
-
老人若身體發生癌變,腹部會有五個現象出現癌癥一直是一個嚴重威脅我們生命的魔鬼,尤其是身體機能開始下降的老人,身體更易發生癌變,當然癌癥也不是不可治愈的,只要
-
疫情期間除了戴口罩,還可通過提升抵抗力防止新冠感染對于很多身體不是太好,免疫力比較弱的人,別說是如此高傳染性的新冠病毒,就連普通的小感冒,在平時也會更容易被傳染,因此為了
-
人字拖鞋久穿致病引發足部疾病人字拖是很多男性的最愛,在炎熱的夏季傳著人字拖到樹下乘乘涼,下象棋。因此,每到這個時節,人字拖的銷量可以用直線飆升來形容
-
中年男性養生應注意什么中年時期,各種瑣事積壓,工作、事業、情感都是,尤其男人中年的時候。閑暇時間少,鍛煉時間更少,常常會感到心理疲憊。那男性中
-
中年男性養生的禁忌因為生活壓力漸大,年齡進入中年,身體開始大不如前,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年男性開始關注保健養生的問題了。只是很多中年男性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