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一直期望的“老有所養”離現實還有多遠?
兒女們都住在高樓里,年邁的母親卻住在自己搭建的帳篷里,靠撿垃圾為生;兒子有錢買房買車,卻“拿不起”養活父親的錢;古稀父母一年難見兒女一面,甚至連兒女的住處都不知道……當看到這樣一個個辛酸的故事時,讓人不解的同時又心生寒意。
所謂“百善孝為先”。當這樣一出出尷尬事情出現后,我們不禁會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誰都會有到暮年的那一天,當自己成為老人的時候,又該如何?
子女不養,就去法院起訴,法官在審理贍養糾紛案件時,往往又面臨著情與法的沖突,不敢簡單地一判了之。人口老齡化問題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越來越多的老人開始直面養老難題。那么,人們一直期望的“老有所養”,究竟離現實還有多遠?
無奈狀告子女的老人
鏡頭一
家住鞏義杜甫辦事處外溝村的張老漢夫妻一共生育了3女2男5個孩子。張老漢是退休教師,老兩口靠張老漢每個月的退休金維持生計。張老漢病倒后,幾個子女都不去照顧,也不拿錢給他治病。無奈之下,張老漢和妻子將5個子女告上法庭。
經法院調解,3個女兒同意輪流照顧父親,父親的住院費由兩個兒子承擔。
鏡頭二
湯陰縣85歲的王老太體弱多病,因贍養問題將幾個子女起訴至法院。“我們愿意按月輪替照顧好老人吃住,生病住院的費用今后也會平均分攤。”在法官的現場傾情調解下,王老太與子女之間達成調解協議。
不愿養老的歪理邪說
一個老人可以養活一大幫兒女,但為什么一大幫兒女卻贍養不了一個老人呢?
“部分贍養人由于文化素質低、法律意識和道德觀念淡薄,把贍養父母的法定義務視為可有可無。”鞏義市法院法官薛永松說,“農村老人大多無固定收入,而老人的吃穿用住、疾病治療都需要花費。在農村,經常有子女把老人當做家庭負擔,漠視對老人法律上的贍養義務。”
同時,贍養糾紛案件大多發生在多子女家庭,其原因在于多子女家庭中家庭關系比較復雜,易出現兒女之間互相推諉,導致老人無人贍養的狀況。
鄭州市二七區法院法官王迪說,“有時候財產分割不均也會引起子女們不養老。”
家住鄭州市二七區的王大娘今年88歲了,養有4個女兒。她把自己名下稍微好一點的一套住房給了大女兒之后,把另外一套5間平房中的4間分別給了4個女兒,老兩口留了一間房居住。
王大娘多年癱瘓在床,需要長期服用藥物,并且身邊24小時都要有人看護,一直居住的小房子也面臨拆遷。這時,另外3個女兒發話了:“父母將好房子分給了大姐,大姐應該負責父母的居住問題。”
大女兒則認為父母是大家共同的,應該由大家共同負擔。無奈之下,王大娘老兩口將4個女兒告上了法庭。
農村勞動力外流也是導致老人無人贍養的原因。薛永松說,隨著經濟的發展,出現了“夫妻共同在外地打工”、“舉家外遷”等現象。許多老人“留守”農村,“有病無人問、有兒無人養”。
據分析,贍養案件也經常發生在經濟條件相對困難的家庭。由于贍養人自身家庭負擔較重,因此不愿承擔自己應盡的贍養義務。另外隨著老齡化時代的到來,人的壽命延長,70多歲的老人還要贍養90多歲的父母,必然引起想贍養又無能力贍養的矛盾。
“目前我國的養老保障機制還不健全,這造成老人們無生活來源保障,經濟上完全依賴于子女,導致贍養案件多發。”王迪說。
-
老人若身體發生癌變,腹部會有五個現象出現癌癥一直是一個嚴重威脅我們生命的魔鬼,尤其是身體機能開始下降的老人,身體更易發生癌變,當然癌癥也不是不可治愈的,只要
-
疫情期間除了戴口罩,還可通過提升抵抗力防止新冠感染對于很多身體不是太好,免疫力比較弱的人,別說是如此高傳染性的新冠病毒,就連普通的小感冒,在平時也會更容易被傳染,因此為了
-
人字拖鞋久穿致病引發足部疾病人字拖是很多男性的最愛,在炎熱的夏季傳著人字拖到樹下乘乘涼,下象棋。因此,每到這個時節,人字拖的銷量可以用直線飆升來形容
-
中年男性養生應注意什么中年時期,各種瑣事積壓,工作、事業、情感都是,尤其男人中年的時候。閑暇時間少,鍛煉時間更少,常常會感到心理疲憊。那男性中
-
中年男性養生的禁忌因為生活壓力漸大,年齡進入中年,身體開始大不如前,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年男性開始關注保健養生的問題了。只是很多中年男性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