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慰藉家鄉(xiāng)的“空巢”父母?
子女長大成人,往往像羽翼漸豐的鳥兒,早晚會離開父母的巢穴,到外面的廣闊天地翱翔。父母當然希望子女有遼闊天地,盡管自己面臨的將是無盡的寂寞生活。然而,對于“空巢”父母,做子女的都能盡量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嗎?不管是常回家看看,還是把父母接來一起住;不管是時常電話問候,還是給他們做些、買些可口的食品……這都是照顧他們的生活、慰藉他們精神的一種方式。“子欲孝而親不在”,是人生的一大遺憾。所以,對于每個子女而言,關愛父母不能推辭,尤其是那些對父母漠不關心不聞不問的人,真的需要警醒。
七一路居民顧俊文:應該常回家看看
對于年邁的父母,如果沒有條件一塊居住,那么慰藉他們孤獨心靈的最好辦法就是常回家看看,盡量越多越好。在這個問題上我有深切體會。父親在鄉(xiāng)下,住不慣市里的單元樓,聽不慣社區(qū)的嘈雜聲,在保定沒呆幾天就要回去。無奈,我只好常常回去看望他。好在現(xiàn)在公休假多,交通也方便,為看望老人提供了便利條件。雖然每次都來去匆匆風塵仆仆,有時還會感到累,但能見上老父一面說上幾句話,心里那份快樂是難以言表的。
很多人總說忙,抽不開空兒見父母,這是認識上的誤區(qū)。我不否認有人工作確實忙,但我不相信忙到連與父母見面的時間都沒有。只要想見,總能擠出時間,問題在于你愿不愿意擠。過去講忠孝不能兩全,我看不完全對。忠孝兩全的機會多的很,但只屬于事業(yè)心強又孝順父母的人。我認識一位先生,老說沒時間回去看父母,但他在節(jié)假日不是打麻將就是遛狗,說沒時間顯然是瞎話。
父母的年歲越來越大,我們與之相見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要珍惜他們健在的每時每刻,找點空閑找點時間,帶上愛人(孩子)常回家看看……
高開區(qū)電業(yè)小區(qū)王喜林:子女、政府及社會皆義不容辭
“空巢老人”一詞,近年出現(xiàn)頻率漸高。我國老年人口占總?cè)丝诘谋壤鹉暝鲩L,而空巢老人也將直線上升。這是我們不可忽視的一個社會群體,也是個不可回避的社會現(xiàn)象和急待要解決的社會問題。
現(xiàn)在空巢老人城鄉(xiāng)都有。子女工作或?qū)O輩上學并不在一地,子女外出打工或?qū)⒑⒆右惨黄饚С觯斎灰灿性揪褪枪鹿牙先恕K麄兠媾R的共同困難是:日常生活無人照料,病痛得不到及時、妥善診治,平時的抑郁煩悶難以排遣,遇有突然和意外情況無法應對。占多數(shù)的鄉(xiāng)村空巢老人更因無養(yǎng)老金而經(jīng)濟困難。凡空巢者大多屬迫不得已。不少空巢老人因身體機能衰退,又無子女陪伴而倍感失落,甚至為此發(fā)生了不幸悲劇。
拿什么慰藉空巢老人?筆者以為政府及社會特別是子女皆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政府從政策上應向這個群體多多傾斜,如經(jīng)濟上對個人補貼,財政上支持盡可能多的建設老年公寓、敬老院等養(yǎng)老機構。社會團體、社區(qū)、居委會等可組織志愿者、鄰里相助、老少互幫等活動。組織針對老年人的公益活動,上門慰問、體檢、生活服務等。作為子女,在無奈使老人空巢的情況下,切不可再讓老人“空心”。
清苑縣地稅局閆文發(fā):溫暖“空巢”老人心
我和妻子在家都排行老大,母親今年79歲,岳父岳母均已80多歲。雙方的老人身體還可以,都是自己開火做飯,沒有和孩子們在一起生活。為了讓老人們安度晚年,我們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是順其自然。老人們在農(nóng)村生活了多年,全村的人都相互熟悉,讓他們離開農(nóng)村到城市去住,老人們還真有點舍不得,不愿意離開那土生土長的農(nóng)村。沒辦法,老人們想在哪兒住就在哪兒住吧。
二是拉近距離。既然老人們不愿意離開老家,我們就給他們裝上了電話或手機,并把兒女們的電話號碼打印好掛在旁邊,遇有大事小情,讓他們能夠找到人。平時我們也隔三差五地給他們打電話,噓寒問暖、匯報我們的工作、了解他們的情況,以免讓他們產(chǎn)生孤獨感。
三是孝順關愛。過去上班時,每到星期天我們就買來老人們喜歡吃的東西回老家去看望他們。現(xiàn)在我已退居二線,妻子也退了休,除了每周看望他們,有時我倆還帶著孫子在老家小住幾天。每次回家,我們都變著花樣為他們改善生活,收拾衛(wèi)生,拆洗衣服和被褥,盡當兒女的義務。在對待老人的問題上我和老伴這樣想,對老人既要孝又要順。惟此,才能使老人幸福,家庭和睦。
風帆集團不銹鋼公司屈婭:找一個離家近的工作
從小學到高中再到大學我都是在父母眼皮下長大的,工作以后,情況似乎發(fā)生了變化。我的公司離家很遠,坐公共汽車需要兩個多小時,來回就是4個多小時。即使這樣我也每天回家,剛開始還能堅持,漸漸地,繁重的工作已經(jīng)讓我疲于奔命,實在無法再將時間浪費在路上了。我就想和同事在公司附近合租房子住。當我把這個決定告訴母親時,她出乎意料地一口答應。“媽,每個周末我都會回家看你的。”我說。
前段時間公司營運情況不好,業(yè)務也越來越少,我也面臨失業(yè)的危險,在這樣的情況下,我還怎么回家去笑著面對母親呢?半年來我都以各種理由搪塞,周末不是和同事們出去玩兒,發(fā)泄郁悶的情緒,就是忙著打零工,掙點兒小錢。每次,母親電話中問我什么時候回家時,我總是說“又出差了”。不久,我得知公司裁員的名單里有我。我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可是到了晚上還是沒有想好怎么對母親說。這時,電話鈴響了,是母親叫我回家。淚水瞬間涌出眼眶。
“你安心找工作吧,就算找不到合適的,我們可以一起賣服裝。”我的眼淚嘩嘩地落下來,“這么好的媽媽,我居然半年沒有回家了。”我意識到,這個家從來沒有給過我壓力,它永遠可以給我力量,永遠可以讓我堅強。我說:“我明天就去找工作,找一個離家近的,可以天天回家!”從這天起,我明白了,母親并不需要我給她更多的物質(zhì)條件,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生活在一起。這樣,家才完整。
九中宿舍黃遠卓:加強青年志愿者服務
由于我國的經(jīng)濟基礎薄弱,有人稱之為“未富先老”,我們還不能像發(fā)達國家一樣把老年人養(yǎng)起來。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采用青年志愿者的服務方式是彌補社會福利保障缺陷,解決“空巢”家庭養(yǎng)老問題的一個好辦法。
各社區(qū)成立老人俱樂部,采取政府主導,依托社區(qū)街道,可以用較低的成本滿足老年人的服務需求。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志愿者服務,可以讓一部分家庭經(jīng)濟有困難,但又有養(yǎng)老服務需求的老年人得到精心照料,從而對穩(wěn)固家庭、穩(wěn)定社會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既減輕了國家的負擔,也彌補了家庭養(yǎng)老功能的不足,對于樹立科學養(yǎng)老的觀念,提高老年生活質(zhì)量也很有幫助。志愿者積極參與社區(qū)文化活動,在納涼晚會、社區(qū)“大家樂”文藝演出、社區(qū)科普知識宣傳等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社區(qū)文化、體育活動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青年人爭做“空巢老人”的“編外兒女”,也是孝敬老人的一種方式。
冀英學校王雙利:弘揚孝道之美德
生活節(jié)奏加快,兒女無暇照顧老人,購新房單獨居住,使得兩代人分居;農(nóng)民工進城打工,剩下留守故土的老人,諸如此類,是導致“空巢老人”增多,老年人被忽視冷落的客觀原因。然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一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嚴重缺失,才是當今老人得不到精神慰藉和安度晚年的癥結。
眼下,不少人把“養(yǎng)老”僅看作是滿足老人衣食需要。其實,在物質(zhì)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做子女的更應該關注老人的精神需求。首先樹立關心老人心理、生理需求的觀念,尤其是關心老人的精神生活。通過開展關愛老年人的評比活動,對在這方面做得好的子女進行公開表揚。開展“好媳婦、好婆婆”評選活動及表彰會,以倡導文明新風,構建和諧家庭,形成婆媳之間互相尊重、互諒互愛的相處之道;通過這些活動,子女會恪盡孝道,經(jīng)常探望老人,或通過電話與老人進行思想上的溝通,讓老人感到親情的溫暖,這則是對老人們最好的慰藉。
更有甚者,子女失德忘本相互扯皮、拒不贍養(yǎng)老人,甚至發(fā)生虐老侵權等違法行為,這需要全社會齊心合力,進一步建立健全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以及法律援助制度,幫助老年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尤其是被贍養(yǎng)權以及婚戀權等合法權益,才能讓老年人頤養(yǎng)天年。
-
老人若身體發(fā)生癌變,腹部會有五個現(xiàn)象出現(xiàn)癌癥一直是一個嚴重威脅我們生命的魔鬼,尤其是身體機能開始下降的老人,身體更易發(fā)生癌變,當然癌癥也不是不可治愈的,只要
-
疫情期間除了戴口罩,還可通過提升抵抗力防止新冠感染對于很多身體不是太好,免疫力比較弱的人,別說是如此高傳染性的新冠病毒,就連普通的小感冒,在平時也會更容易被傳染,因此為了
-
人字拖鞋久穿致病引發(fā)足部疾病人字拖是很多男性的最愛,在炎熱的夏季傳著人字拖到樹下乘乘涼,下象棋。因此,每到這個時節(jié),人字拖的銷量可以用直線飆升來形容
-
中年男性養(yǎng)生應注意什么中年時期,各種瑣事積壓,工作、事業(yè)、情感都是,尤其男人中年的時候。閑暇時間少,鍛煉時間更少,常常會感到心理疲憊。那男性中
-
中年男性養(yǎng)生的禁忌因為生活壓力漸大,年齡進入中年,身體開始大不如前,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中年男性開始關注保健養(yǎng)生的問題了。只是很多中年男性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