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自虐式”的愛心捐贈不宜提倡
有位老人獻愛心竟然和家里人斷絕了多年的家庭關系……這些愛心捐贈的精神可嘉,令人感動。老人們想圖個好名聲沒錯,問題是“自虐式”愛心捐贈是不自量力,有違公序良俗,也給后人留下不好影響。
在村里,年屆八十的他是富人。他不僅能按月領到2300余元離休工資,還種了紅薯、黃豆、花生、芝麻等農作物?伤麑ψ约,節儉得近乎“自虐”。在他家不到3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只有一張床,床上的棉絮已經發黑、發硬;一盞煤油燈是他家唯一的照明工具。家里最值錢的物品不到10元錢,每天的生活費不到1元錢。他將自己的物欲降到最低,過著苦行僧般的生活。
江西省新余市羅坊鎮的退休教師蔣國珍將自己一生積蓄和家當全部用于愛心捐贈,自己節儉得近乎“自虐”――一張床、一盞煤油燈,家里最值錢的物品不到10元錢,每天的生活費不到1元錢。這種過著乞丐不如的生活令人不可思議和心痛。
近年來,媒體時有報道:浙江一位老人平時靠撿垃圾生活,自己吃的是撿來的爛菜葉,一分錢舍不得用,全部用來獻愛心;有位老人將自己一生的積蓄“裸捐”后卻無錢治病;有位老人獻愛心竟然和家里人斷絕了多年的家庭關系……
這些愛心捐贈的精神可嘉,令人感動。但這種“自虐式”的愛心捐贈,卻讓人感到心痛。老人最富有同情心,樂于行善做好事,這是老人們的共同特點,但同時老人愛感情用事,好勝心強,喜歡出風頭,這也是老人的人性弱點。老人辛辛苦苦一輩子,按說應該享清福,安度晚年,這是社會應有的福利待遇。老人適當做好事,量力而行獻愛心本無可厚非。但“自虐式”的愛心捐贈未免過于沖動和感情用事。
愛人者當先自愛。連自己都不尊重的老人實際上也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態度。老人們應有自己的積蓄,萬一遇上生災害病,既為自己提供保障,也能減輕社會負擔。雁過留聲,人過留名。老人們想圖個好名聲沒錯,問題是“自虐式”愛心捐贈是不自量力,有違公序良俗,也給后人留下不好影響。是對尊老愛老敬老優良傳統的叛逆。尤其是我國已進入老年化社會,老人們更應自尊自重自愛。愛他人愛社會首先應愛自己。“自虐式”的愛心捐贈不宜提倡。
-
老人若身體發生癌變,腹部會有五個現象出現癌癥一直是一個嚴重威脅我們生命的魔鬼,尤其是身體機能開始下降的老人,身體更易發生癌變,當然癌癥也不是不可治愈的,只要
-
疫情期間除了戴口罩,還可通過提升抵抗力防止新冠感染對于很多身體不是太好,免疫力比較弱的人,別說是如此高傳染性的新冠病毒,就連普通的小感冒,在平時也會更容易被傳染,因此為了
-
人字拖鞋久穿致病引發足部疾病人字拖是很多男性的最愛,在炎熱的夏季傳著人字拖到樹下乘乘涼,下象棋。因此,每到這個時節,人字拖的銷量可以用直線飆升來形容
-
中年男性養生應注意什么中年時期,各種瑣事積壓,工作、事業、情感都是,尤其男人中年的時候。閑暇時間少,鍛煉時間更少,常常會感到心理疲憊。那男性中
-
中年男性養生的禁忌因為生活壓力漸大,年齡進入中年,身體開始大不如前,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年男性開始關注保健養生的問題了。只是很多中年男性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