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黃昏戀難繞道道“坎”
很多老人想通過再婚重拾生活信心,找回失去的幸福,但他們追求幸福的權利卻被重重羈絆所消解。
上個月末的一天,家住烏魯木齊市新民路的李長波一家正在開家庭會議,會議內容是家人是否同意62歲的母親張愛鳳結婚。
李長波是張愛鳳的長子,參加會議的還有他的弟弟和妹妹,會議持續了近三個小時,三兄妹最終同意了母親再婚的要求。
“我爸去世將近20年了,媽不容易,應該找個老伴有自己的生活。”李長波的話讓母親很感動。
老人再婚,是很多家庭已經或將要面臨的事情。今年7月,全國老齡辦首次發布《2009年度中國老齡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截至2009年年底,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已達1.6714億。中國老齡科研中心曾對喪偶老人數量進行過一次調查,中國60~64歲的城市低齡老人喪偶率為16%,農村為20%。而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喪偶率,城市為63%,農村為76%。如果老人在60歲時喪偶,其壽命為80歲,還有20年的歲月,該如何度過?
現代社會對老人再婚現象已經較能接受,很多老人也是通過再婚重拾生活信心,找回失去的幸福。心理咨詢師周小西說:老人有再婚的需求時,說明在他(她)心里昨天已經過去,老人需要的是撫慰和照顧,這是晚輩無法給予的。
房產分割成老人再婚最大障礙之一
“唉……”問到現在的生活幸福嗎,68歲的李秋英一聲嘆息。
2006年12月,李秋英的丈夫因直腸癌去世,2007年9月,老鄉給李秋英介紹了李某,兩個多月后,他們就一起生活了,不到一年,兩人因生活開支不斷爭吵。因為沒有領結婚證,兩人之間的財務問題處理起來比較麻煩,“他孫子上大學,從我這里拿了8000多塊錢,也沒有打個條子。他兒子女兒也常從我這里拿錢,幾十塊,上百塊的,不給抹不開面子,老給吧心里確實不平衡。”
記者在采訪時發現,老人再婚所面對的不僅是兩人是否有感情,還會面臨如養老、財產、兒女的態度等諸多問題,如處理不好,將會使再婚老人的幸福大打折扣,與老人再婚撫慰孤寂、結伴養老的初衷相背離。
相關部門未對老人再婚的問題進行專項調研,通過對10對再婚老人情況的了解,記者發現,老人再婚幸福與否,與老人子女對老人財產的態度有很大關系,尤以房產歸屬最為突出。
烏魯木齊市第二公證處公證員于春曾遇到過這樣一個案例:再婚母親的女兒,要求繼父在世時就把全部財產過戶給母親和自己,事實上繼父只同意給女方一套房產。繼父要求立遺囑,只對其中的一套房產做公證。
-
老人若身體發生癌變,腹部會有五個現象出現癌癥一直是一個嚴重威脅我們生命的魔鬼,尤其是身體機能開始下降的老人,身體更易發生癌變,當然癌癥也不是不可治愈的,只要
-
疫情期間除了戴口罩,還可通過提升抵抗力防止新冠感染對于很多身體不是太好,免疫力比較弱的人,別說是如此高傳染性的新冠病毒,就連普通的小感冒,在平時也會更容易被傳染,因此為了
-
人字拖鞋久穿致病引發足部疾病人字拖是很多男性的最愛,在炎熱的夏季傳著人字拖到樹下乘乘涼,下象棋。因此,每到這個時節,人字拖的銷量可以用直線飆升來形容
-
中年男性養生應注意什么中年時期,各種瑣事積壓,工作、事業、情感都是,尤其男人中年的時候。閑暇時間少,鍛煉時間更少,常常會感到心理疲憊。那男性中
-
中年男性養生的禁忌因為生活壓力漸大,年齡進入中年,身體開始大不如前,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年男性開始關注保健養生的問題了。只是很多中年男性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