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進補要依季節時令
老年人看重養生保健,對于進補更是有諸多講究,但不同的時節進補的方法和食材會有很大差別。對季節變化易發的疾病可趁伏天病情穩定時,予以辨證調補,即所謂冬病夏治,以防患未然,達到治本效果。
進入老年,由于“五臟皆虛”,所以老年之疾虛證居多。在治療上應“虛者補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味者,五味也,五味調和,則可補益精氣。說明補養之法,既有藥補又有食補,而虛證主要表現為全身氣血陰陽的不足,而這些虛象又多體現為某些臟腑功能的衰退。“夫人之盛,非氣即血,五臟六腑,莫能外焉。”因此在治法上首先要分清陰虛、陽虛、氣虛、血虛四類。再與臟腑聯系起來,辨別心、肝、脾、肺、腎五臟之虛。通過辨證,或用藥治,或用食療,或藥食兼施,以達到康復延齡的目的。
補藥的選擇
《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的365味中藥中具有補養作用的中藥有70味之多。在抗老延齡選用補藥方面,歷代醫家對“腎虧易衰老”的認識是一致的。有人初步分析了李時珍《本草綱目》所載的1892種藥物中,發現明確載有耐老、不老、延年、增年作用的藥物達117種,比較常用的約109種,其中補益藥約50種,占28%以上,補腎藥有28種,健脾藥13種,養心藥6種,說明益腎健脾藥占較大比重。在藥物的復方組成方面,也有人分析了13部有代表性的方書,發現記載有長生、耐老、不老、延壽的方劑124首。其中溫補腎陽為主的約占87首,占70.2%,其方法多采用溫柔而不剛燥的溫補藥與滋益腎陰、填精補血的藥物同用,組成溫腎陽、益腎陰、填精補血之劑以滋補腎陰為主的28首,占20.2%以健脾益氣為主的約11首。可見中藥抗老延齡方面的作用,重點以補腎為主,健脾為輔。
相關文章
-
老人若身體發生癌變,腹部會有五個現象出現癌癥一直是一個嚴重威脅我們生命的魔鬼,尤其是身體機能開始下降的老人,身體更易發生癌變,當然癌癥也不是不可治愈的,只要
-
疫情期間除了戴口罩,還可通過提升抵抗力防止新冠感染對于很多身體不是太好,免疫力比較弱的人,別說是如此高傳染性的新冠病毒,就連普通的小感冒,在平時也會更容易被傳染,因此為了
-
人字拖鞋久穿致病引發足部疾病人字拖是很多男性的最愛,在炎熱的夏季傳著人字拖到樹下乘乘涼,下象棋。因此,每到這個時節,人字拖的銷量可以用直線飆升來形容
-
中年男性養生應注意什么中年時期,各種瑣事積壓,工作、事業、情感都是,尤其男人中年的時候。閑暇時間少,鍛煉時間更少,常常會感到心理疲憊。那男性中
-
中年男性養生的禁忌因為生活壓力漸大,年齡進入中年,身體開始大不如前,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年男性開始關注保健養生的問題了。只是很多中年男性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