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熱點之關愛“空巢老人”
現實生活中,“空巢老人”越來越多。所謂‘空巢’,是指子女長大成人后從父母家庭中相繼分離出去、只剩下老年人獨自生活的家庭。“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是時下不少“空巢老人”生存狀況的真實寫照。
根據民政部數據,目前我國城鄉空巢家庭超過50%,部分大中城市達到70%,農村留守老人約4000萬,占農村老年人口的37%,城鄉家庭養老條件明顯缺失。
空巢化仍在持續,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經商、上學、城市青壯年外出上學、就業以及異城居住和同城分別居住現象普遍。預計“十二五”期末全國65歲以上的空巢老人將超過5100萬,約占老年人口總數的1/4。
專家預言,“空巢家庭”將成為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這對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形成了強烈的沖擊。
2011年國務院印發了《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和《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年)》。
要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發揮好家庭在經濟供養和情感慰藉等方面的作用。還要充分發揮社會慈善在養老保障方面的重要作用。總之,要通過多層次、多渠道、多種方式的保障措施,讓老年人更加幸福地安度晚年。
空巢老人的背后是中國日益嚴峻的老齡化趨勢。中國人口的老齡化、高齡化、空巢化與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建設加速推進相伴隨。與城鄉差距、區域差距、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相重疊,與經濟轉軌、社會轉型、文化領域深刻變革相交織。公眾對于社會化養老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強,而相關的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跟不上。
問題遠不止于此,伴隨空巢家庭的增加,涉老詐騙活動日益蔓延,電信詐騙、保險詐騙、非法集資、保健品欺詐銷售等犯罪團伙瞄準了防范、辨別能力較差的老人。
政府主導,加快社會化老齡服務體系建設。政府加大投入,建立健全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大力發展居家和社區照料服務,加強對失能老人和高齡老人的補貼和服務,統籌發展機構養老服務,加強老年人護理康復服務,解決空巢老人和精神寂寞、生活缺乏照料的問題。
社區配合,加強社區自助互助活動。社區做好醫療保健、運動鍛煉的基礎設施建設,成立社區文化團、藝術團為老人們提供豐富的精神生活,也可以成立各種娛樂活動興趣小組,讓老人們自助自樂;另一方面,探索居民互助互動的幫扶體系,相對年輕、身體好的老年人與高齡老人結成幫扶一對一、提供生活照料,多與老人聊聊天,緩解空巢老人的孤獨。
志愿者參與,補充政府和社會關愛老人的空白點。組織和招募“敬老、愛老”志愿者,定期探望和關愛社會上急需幫助的“空巢”老人。
全社會努力,營造傳統孝文化的氛圍。倡導兒女養老,在全社會形成孝敬老人的氛圍。可以考慮設置父母節,提醒年輕人關注老人健康和情感需求。
-
老人若身體發生癌變,腹部會有五個現象出現癌癥一直是一個嚴重威脅我們生命的魔鬼,尤其是身體機能開始下降的老人,身體更易發生癌變,當然癌癥也不是不可治愈的,只要
-
疫情期間除了戴口罩,還可通過提升抵抗力防止新冠感染對于很多身體不是太好,免疫力比較弱的人,別說是如此高傳染性的新冠病毒,就連普通的小感冒,在平時也會更容易被傳染,因此為了
-
人字拖鞋久穿致病引發足部疾病人字拖是很多男性的最愛,在炎熱的夏季傳著人字拖到樹下乘乘涼,下象棋。因此,每到這個時節,人字拖的銷量可以用直線飆升來形容
-
中年男性養生應注意什么中年時期,各種瑣事積壓,工作、事業、情感都是,尤其男人中年的時候。閑暇時間少,鍛煉時間更少,常常會感到心理疲憊。那男性中
-
中年男性養生的禁忌因為生活壓力漸大,年齡進入中年,身體開始大不如前,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年男性開始關注保健養生的問題了。只是很多中年男性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