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老人40年收養30余棄嬰
上世紀70年代,家住浙江金華的樓小英撿起了生命中的第一個棄嬰。此后40年,她先后共收養過30余名棄嬰。為了撫養這些棄嬰,她的親生兒女時常食不果腹。如今,這位88歲的拾荒老人,被查出身患尿毒癥,不得不入院治療。在媒體爭相報道這位老人的感人事跡時,辛苦了一輩子的樓小英則憂心自己的病情會拖累孩子們。
多年辛勞 身患重癥入院
1988年,央視《焦點訪談》欄目曾經報道過樓小英救助棄嬰的故事,還曾稱其為“中國希望工程第一人”。當時,樓小英只是簡簡單單地說,“1個孩子也是養,10個孩子也是養,總不能見死不救不是?”如今,樓小英老人卻因多年積勞患上了重癥。
“我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一直都是靠拾荒補貼家用,家中撿來的棄嬰最多時有十多個。晚上一旦有孩子哭鬧,其他孩子也會跟著哭鬧。父母時常是整夜照顧他們。”樓小英的親女兒張彩英告訴記者。“4點多,父母就要出去撿破爛。”
張彩英記得,母親常說一句話:“這些孩子太可憐了, 我能救一個是一個。”而樓小英的親兒子張福田曾一度不理解母親的做法,“我當時也不明白,母親為何要收養這么多孩子,并且每個被她撿回來的孩子,身體都不太好。”
“她把撿破爛的收入全都拿來買奶粉,寧可自己吃不飽也不讓我們餓著。”在樓小英的養女晶晶的印象里,母親每天早上4點就出去撿破爛,晚上7點才挑著扁擔回來,特別辛苦。
在這年復一年的辛苦勞作中,樓小英救活并撫養大了眾多沒血緣關系的孩子,自己的身體卻慢慢垮了下來。
“今年7月,母親被查出身患尿毒癥。”這對張彩英來說是一個天大的壞消息,“母親已經住院了,躺在病床上,氣色很不好。”幾個月前,樓小英就說肚子疼、胸悶、頭疼,可她怕花錢,不肯去醫院看病。后來,在孩子們的一再堅持下才把母親送到了醫院。
醫生告訴張彩英,“老人的病是日積月累形成的,如果治療得當,也只能維持一年是一年。”張彩英告訴記者,她和兄弟姐妹們商量著,“就算傾家蕩產,也要讓母親開心地多活幾年。”
不愿成累贅 心系往日養子
“母親辛苦了一輩子,如今身體不好,可心里還是想著我們這些孩子。”張彩英哽咽地說,“母親總是擔心自己的病會給我們造成經濟負擔,趁我們不注意,就用手去拔身上的管子,我現在要隨時呆在她旁邊看著她。”
“這幾天,母親很少吃東西。”張彩英說,入院的這一個月,母親一直為最小的養子麒麟的未來憂心,“麒麟今年才7歲,是母親2006年撿回來的最后一個孩子。”入院前,樓小英曾和張彩英探討過孩子上學問題,“麒麟一直沒有戶口,今年下半年,他就該到入學年齡了。”這些天,麒麟的戶口問題有了眉目,“我們當地的媒體幫忙聯系政府,答應盡快解決孩子的戶口問題。另外,有小學聽說了母親和麒麟的情況,表示愿意接收麒麟。”樓小英聽了這個消息高興了好長一段時間,病情也有所緩解。
如今,樓小英的病床前,除了兩個親生兒女張彩英、張福田長時間在陪伴照顧,被樓小英帶大的養女美仙、晶晶,也一直在身邊看護。“母親身體不好,她不說我們也知道,希望她曾救助過的孩子們都來看看她,也就無怨無悔了。”但是,大多數的孩子后來被其養父母領走后就再也沒有聯絡,“現在就想這些孩子過來看看母親,她一直掛念著他們。”
-
老人若身體發生癌變,腹部會有五個現象出現癌癥一直是一個嚴重威脅我們生命的魔鬼,尤其是身體機能開始下降的老人,身體更易發生癌變,當然癌癥也不是不可治愈的,只要
-
疫情期間除了戴口罩,還可通過提升抵抗力防止新冠感染對于很多身體不是太好,免疫力比較弱的人,別說是如此高傳染性的新冠病毒,就連普通的小感冒,在平時也會更容易被傳染,因此為了
-
人字拖鞋久穿致病引發足部疾病人字拖是很多男性的最愛,在炎熱的夏季傳著人字拖到樹下乘乘涼,下象棋。因此,每到這個時節,人字拖的銷量可以用直線飆升來形容
-
中年男性養生應注意什么中年時期,各種瑣事積壓,工作、事業、情感都是,尤其男人中年的時候。閑暇時間少,鍛煉時間更少,常常會感到心理疲憊。那男性中
-
中年男性養生的禁忌因為生活壓力漸大,年齡進入中年,身體開始大不如前,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年男性開始關注保健養生的問題了。只是很多中年男性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