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心理影響晚年生活質量 老人要克服
老年人晚年退休之后在家里,沒事情做,就會閑出病來,黃昏心理就是一種疾病,“黃昏”心理是老年人一種常見的負性心理,其通常表現為“情感消沉,精神退變”,這樣的心理是會危害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的,會導致老年人患有抑郁癥,或者是食欲不振,對于這樣的心理老年人需要通過自我調適來加以消除,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黃昏”心理及調治方法。
冷落遺棄感
有的老年人退休后,覺得失去了工作,失去了權力,生活中沒有了迎來送往的熱鬧,覺得不能再在職權的舞臺上“操作表演”,心里便會產生蕭條冷落之感,這種失落的心理纏纏繞繞,揮之不去,如同被人拋棄后那種難受。
分析與調適:由于自尊心過強,同時受虛榮心的驅使,對自己的“角色轉換”想不通,因而產生消極自棄情緒。從健康的角度講,情緒消極,人的抗病能力就會下降,對生活會產生不良影響。其實,“丟權”變老,猶如季節轉換,是人生的必然規律。唐代詩人孟浩然有詩云:“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一位退休老人說得好:“草隨風動,權隨職走,退休離職,天經地義,有什么好懊惱失意的。”記住他們的話,用平常心做好“角色退場”吧。
累贅包袱感
有的老年人多疑多心,思想變得愚昧,常常感到自己無能為力,不能再為家里做事,認為自己是子女的累贅和包袱,是“三飽一倒”的“活害”,覺得生活是一種折磨,是一種煎熬,因而產生悲觀失望的想法。
分析與調適:傳統的養老模式,消極的心理是引起老年人“包袱累贅感”的主要原因。老年心理學認為,關門養老,困守斗室的消極養老,自然禁閉的養老方式只會越養越老。老年人是人生的秋天,是成熟與收獲的季節,歷史上許多創大業的名人都是老年人。如孔子、孟子、恩格斯等。我們有理由甩掉那些不良情緒,進行人生二次創業,開創人生第二個春天。
懷舊回歸感
有的老年人多愁善感,留戀過去,常沉緬于對已往的追求,表現出程度不同的懷舊情結。有過多坎坷經歷的老年人,其思緒會集中于過去艱幸的生活,睹物思人,愁緒滿腸;有過戎馬生涯的老年人,則對戰爭的殘酷而傷感悲哀,憂心忡忡……
分析與調適:老年人有許多反常的心理,如記不得最近的事,偏記得很久以前的事;記不得快樂開心事,偏記得悲觀傷心事。中醫認為,“思則氣結”,過份的懷舊情緒會影響人的健康。所以,凡事都要往好處想,你可以回憶戰爭年代生龍活虎的場面,或打了勝仗凱旋時的歡快情景;你可以仔細咀嚼“不幸中的萬幸”和“人間正道是滄桑”這兩句話,這樣可以沖淡你的愁緒,感到幸福的存在。
-
老人若身體發生癌變,腹部會有五個現象出現癌癥一直是一個嚴重威脅我們生命的魔鬼,尤其是身體機能開始下降的老人,身體更易發生癌變,當然癌癥也不是不可治愈的,只要
-
疫情期間除了戴口罩,還可通過提升抵抗力防止新冠感染對于很多身體不是太好,免疫力比較弱的人,別說是如此高傳染性的新冠病毒,就連普通的小感冒,在平時也會更容易被傳染,因此為了
-
人字拖鞋久穿致病引發足部疾病人字拖是很多男性的最愛,在炎熱的夏季傳著人字拖到樹下乘乘涼,下象棋。因此,每到這個時節,人字拖的銷量可以用直線飆升來形容
-
中年男性養生應注意什么中年時期,各種瑣事積壓,工作、事業、情感都是,尤其男人中年的時候。閑暇時間少,鍛煉時間更少,常常會感到心理疲憊。那男性中
-
中年男性養生的禁忌因為生活壓力漸大,年齡進入中年,身體開始大不如前,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年男性開始關注保健養生的問題了。只是很多中年男性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