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囤藥”隱患多 哪些藥家中需常備
老人經常生病,家里備一些藥物是難免的,這樣生病了就不用擔心買藥的問題了,但是很多老人啊!生病了很容易焦慮,因此他們喜歡囤藥,基本上家里有老人都會有許多藥。然而,囤藥不僅造成浪費,還容易因為長期放置而導致藥品過期,吃了過期藥也會危及健康。
多數老人愛囤藥
醫(yī)生指出,老年人大多患有慢性病,體質衰弱,本著有備無患的心態(tài),常常會去藥店或醫(yī)院買一些感冒藥、消炎藥、止痛藥、降壓藥、降糖藥等。據調查,90%以上有老人的家庭都有備藥。通常這些藥是整盒、整瓶買回來的,有時候一個月甚至幾個月都用不上一次,這些藥就一直存放在藥箱里,甚至過期了也沒開封。
調查還發(fā)現,由于藥品外包裝上印的生產日期和有效期的字體相對較小,很多老人很難看清楚,因而無法及時發(fā)現藥品過期。服用過期的藥物非但不能治病,還有可能損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醫(yī)生建議,除了自己每天必須服用的藥物(像降壓藥、降糖藥等)外,一些不常使用的藥物不必大量囤在家里。現在小區(qū)里基本都有藥店,有的甚至是24小時營業(yè)的,可以說用藥也是“隨手可得”的,在家中大量囤藥實在沒有必要。除了急救藥以外,退燒藥、止瀉藥、消炎藥、抗過敏藥,以及創(chuàng)可貼、碘酒等外用藥,少量備用即可。
“分享”藥物危害大
有的慢性病患者為了最大限度使用醫(yī)保統(tǒng)籌,往往會一開就是一個月的藥,家里的藥越囤越多,有的老年人干脆就把自己的藥分給同樣有高血壓的老伴吃。
醫(yī)生提醒,治療高血壓病的藥物種類繁多,每種藥物的降壓機制各不相同,都有其適應癥,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一定要先經醫(yī)生做必要的檢查,兼顧到患者的血壓水平、并存的其他危險因素、伴隨的靶器官損害等情況,選擇能有效降壓、且能保護靶器官的藥物,千萬別以為“別人吃了好,我也能吃”。
-
老人若身體發(fā)生癌變,腹部會有五個現象出現癌癥一直是一個嚴重威脅我們生命的魔鬼,尤其是身體機能開始下降的老人,身體更易發(fā)生癌變,當然癌癥也不是不可治愈的,只要
-
疫情期間除了戴口罩,還可通過提升抵抗力防止新冠感染對于很多身體不是太好,免疫力比較弱的人,別說是如此高傳染性的新冠病毒,就連普通的小感冒,在平時也會更容易被傳染,因此為了
-
人字拖鞋久穿致病引發(fā)足部疾病人字拖是很多男性的最愛,在炎熱的夏季傳著人字拖到樹下乘乘涼,下象棋。因此,每到這個時節(jié),人字拖的銷量可以用直線飆升來形容
-
中年男性養(yǎng)生應注意什么中年時期,各種瑣事積壓,工作、事業(yè)、情感都是,尤其男人中年的時候。閑暇時間少,鍛煉時間更少,常常會感到心理疲憊。那男性中
-
中年男性養(yǎng)生的禁忌因為生活壓力漸大,年齡進入中年,身體開始大不如前,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年男性開始關注保健養(yǎng)生的問題了。只是很多中年男性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