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健康講座引人深思
近日,筆者在杭州人民大會堂門口看到了一個特殊的場面:數以千計的白發老人排起了長隊,爭相領取入場券。其中不少老人是在家人攙扶下,從郊縣趕來的。仔細打聽,原來這是一場有關腦健康和老年癡呆病的講座和義診。臨開課時,諾大的大會堂里居然座無虛席。
筆者找到主辦者浙江省紅十字會的副會長喻華芝。她對如此眾多的老人自發前來聽課感到驚訝。“這說明人們對老年癡呆的關注已經到了相當高的程度。”她說,“社會確實該關注老年癡呆人群了。”
對于老年癡呆,人們最常見到的可能就是舉家出動去尋找不回家的長輩。“找不到家,其實是老年癡呆的輕度患者。”長期從事抗老年癡呆藥物研究的杭州杭康藥業總經理沈祥熙介紹說,如果病情發展到中度、重度時,患者就會不認識自己的親人,不會吃飯穿衣,甚至不會走路。
專家提供的數字更為驚人:到2000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經達到1.3億,預計到21世紀中期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會超過4億人。而據我國老年癡呆流行病學調查,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各種原因導致的癡呆患病率北方為6.9%,南方為3.9%,均已經接近西方國家。在杭州,目前約有3萬名老年癡呆病人生活在家里,老年癡呆正在成為現代社會的現代病。
家有癡呆老人,往往苦不堪言。由于目前老年癡呆沒有列入醫療保險和商業保險,許多家庭要么把老人關在家里,防止走失;要么請護理人員予以護理。北京市老齡協會的一份調查表明,一戶家庭用于對患有重度老年癡呆、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的護理費用,一年約為2萬元,這相當于一對工薪階層夫婦至少一方的年收入。
令人欣慰的是,我國對老年癡呆藥物的研究盡管長期滯后,但目前已經迅速起步。
許多專家認為,在抓緊藥物研究的同時,對老年癡呆人群的社會關愛同樣必不可少。他們建議,要加快建立對老年癡呆人群的專門醫療和商業保險,完善社區服務場所,從而讓家庭減緩重負,讓癡呆老人早日走出陰影。
筆者找到主辦者浙江省紅十字會的副會長喻華芝。她對如此眾多的老人自發前來聽課感到驚訝。“這說明人們對老年癡呆的關注已經到了相當高的程度。”她說,“社會確實該關注老年癡呆人群了。”
對于老年癡呆,人們最常見到的可能就是舉家出動去尋找不回家的長輩。“找不到家,其實是老年癡呆的輕度患者。”長期從事抗老年癡呆藥物研究的杭州杭康藥業總經理沈祥熙介紹說,如果病情發展到中度、重度時,患者就會不認識自己的親人,不會吃飯穿衣,甚至不會走路。
專家提供的數字更為驚人:到2000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經達到1.3億,預計到21世紀中期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會超過4億人。而據我國老年癡呆流行病學調查,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各種原因導致的癡呆患病率北方為6.9%,南方為3.9%,均已經接近西方國家。在杭州,目前約有3萬名老年癡呆病人生活在家里,老年癡呆正在成為現代社會的現代病。
家有癡呆老人,往往苦不堪言。由于目前老年癡呆沒有列入醫療保險和商業保險,許多家庭要么把老人關在家里,防止走失;要么請護理人員予以護理。北京市老齡協會的一份調查表明,一戶家庭用于對患有重度老年癡呆、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的護理費用,一年約為2萬元,這相當于一對工薪階層夫婦至少一方的年收入。
令人欣慰的是,我國對老年癡呆藥物的研究盡管長期滯后,但目前已經迅速起步。
許多專家認為,在抓緊藥物研究的同時,對老年癡呆人群的社會關愛同樣必不可少。他們建議,要加快建立對老年癡呆人群的專門醫療和商業保險,完善社區服務場所,從而讓家庭減緩重負,讓癡呆老人早日走出陰影。
相關文章
-
老人預防中風要怎么做中風,是中醫學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也叫腦卒中。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發口角歪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經昏倒
-
老人應該怎么改善健忘癥老人應該怎么改善健忘癥?老年人到了晚年就會常常會忘記自己即將做什么事,剛剛放的東西在哪里?作為年輕子女的你是不是有時候會感
-
老人有心腦血管疾病吃什么好心血管疾病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傷害,想必大家已經更加清楚和了解,那么你知道嗎?老年人如果有心腦血管方面疾病的時候,我們應該
-
老人易患的眼疾有哪些呢對于上了歲數的老人人群,在平時一定要積極的加以注重自身的健康,但即便這樣仍然不能擺脫老人身體發生各種疾病的侵害,青光眼便
-
老人腦血栓能治好嗎老人腦血栓能治好嗎?得了腦血栓的人輕者造成言語障礙、行動不便等問題,重則造成永久性的癱瘓,因此,腦血栓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