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娘子”也難敵老年癡呆
每年的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癡呆日”,老年性癡呆癥已成為全球死亡率排名第四的疾病。近日,英國《星期日郵報》披露昔日叱咤政壇的“鐵娘子”撒切爾夫人在古稀之年患上了“21世紀的流行病”——老年性癡呆,再次為我們敲響警鐘。 老年性癡呆只能延緩難以治愈
死亡率全球排名第四
9月4日,英國前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之女卡羅爾·撒切爾將正式出版《在金魚碗里游泳》一書,書中詳細敘述了現年83歲的撒切爾夫人自8年前開始失憶,現已患上嚴重的老年癡呆癥一事?_爾在書中寫道:“我總以為母親永遠不會老去,她是鐵打的、堅不可摧的。她的記憶力曾經如同高效數據庫,能隨口說出幾年前的經濟統計數據,不用查閱任何資料。實在難以想象曾經睿智能干的母親已患上癡呆癥。”曾經的美國總統里根,也在和老年癡呆癥抗爭了10年后于2004年辭世……老年性癡呆癥已成為全球死亡率排名第四的疾病。
專家指出,老年癡呆癥自1906年德國醫(yī)生奧滋海馬首次發(fā)現后,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蔓延得如此之快。由于壽命延長,使老年人的比例越來越高,使癡呆癥成為文明社會一大健康難題。據流行病學調查表明:癡呆癥出現的平均年齡為72歲,65歲的老年性癡呆患病率達3%—8%,80歲以上增加到30%(或更高)。具體來說,老年性癡呆癥的早期表現有如下幾點:
記憶障礙:尤其是近期記憶,有些患者對多年前事情記憶猶新,卻記不起10分鐘前發(fā)生的事情。此外,記不清老朋友的姓名,忘記自己家的電話號碼等癥狀尤為普遍。
語言障礙:如詞不達意,反復言語,對一件事總是反復不停地說或反復不停地問,還可以表現為找詞困難,言語貧乏,這往往需要家人的仔細觀察,經常交談才能發(fā)現異常。
性格改變:不管性格由好變壞,還是由壞變好,都有問題。家屬常反映這類患者發(fā)病后“像是換了一個人”,比如原來很果斷的人現在變得優(yōu)柔寡斷;過去是“好好先生”現在卻時常無緣無故與他人爭吵。
衣食住行都要上心
雖然目前有許多有效的治療方法,能延緩疾病的進展,但仍不足以治愈該病。老年性癡呆的認知衰退是不可逆的,病程大約6-12年,應著重于衣食住行和情感等五個方面。
衣著:為病人準備的衣服不要太多,顏色最好一致,盡量少裝飾,要寬松柔軟,外衣兩面穿的更好,用尼龍搭扣替代拉鎖,以免傷及病人。
飲食:餐具不要用易破損的塑料制品、尖銳的刀叉,餐具的顏色要鮮明,餐桌要放在明亮的地方。食物最好切成一口能吃下去的大小,進食速度要慢些。有時病人會忘記咀嚼而下咽食物,造成哽咽的危險,這時用下列方法能夠解除:站在病人背后,雙手環(huán)抱于病人肋下腹部,用力向上、內方向按壓,然后再松開。
居。壕邮乙獙挸,設施簡單,光線充足,室內無門檻、地毯等障礙,地面要防滑,床邊最好有護欄。刀剪、藥品、殺蟲劑等要收藏好,煤氣、電源等開關要有安全裝置,使病人不能隨意打開。病人的生活環(huán)境最好要固定,不要頻繁更換。在病人活動區(qū)域最好安裝夜用小燈。
出行:病人外出要有人陪護,防止走失和交通意外。散步等適當的鍛煉有益于病人的睡眠和生理平衡,但運動量須循序漸進。病人可能做出令人尷尬的事情,不要刻意去糾正或訓斥,最好的方法是轉移他的注意力。
-
老人預防中風要怎么做中風,是中醫(yī)學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也叫腦卒中。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發(fā)口角歪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經昏倒
-
老人應該怎么改善健忘癥老人應該怎么改善健忘癥?老年人到了晚年就會常常會忘記自己即將做什么事,剛剛放的東西在哪里?作為年輕子女的你是不是有時候會感
-
老人有心腦血管疾病吃什么好心血管疾病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傷害,想必大家已經更加清楚和了解,那么你知道嗎?老年人如果有心腦血管方面疾病的時候,我們應該
-
老人易患的眼疾有哪些呢對于上了歲數的老人人群,在平時一定要積極的加以注重自身的健康,但即便這樣仍然不能擺脫老人身體發(fā)生各種疾病的侵害,青光眼便
-
老人腦血栓能治好嗎老人腦血栓能治好嗎?得了腦血栓的人輕者造成言語障礙、行動不便等問題,重則造成永久性的癱瘓,因此,腦血栓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