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腦血栓的癥狀
腦血栓是指在顱內外供應腦部的動脈血管壁發生病理性改變的基礎上,在血流緩慢、血液成分改變或血粘度增加等情況下形成血栓,致使血管閉塞而言。那么腦血栓的癥狀有哪些?
(一)一般癥狀:本病多見于50~60歲以上有動脈硬化的老年人,有的有糖尿病史。常于安靜時或睡眠中發病,1~3天內癥狀逐漸達到高峰。有些患者病前已有一次或多次短暫缺血發作。除重癥外,1~3天內癥狀逐漸達到高峰,意識多清楚,顱內壓增高不明顯。
(二)腦的局限性神經癥狀:變異較大,與血管閉塞的程度、閉塞血管大小、部位和側支循環的好壞有關。
1.頸內動脈系統。
(1)頸內動脈系統:以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偏盲三偏征和精神癥狀為多見,主側半病變尚有不同程度的失語、失用和失認,還出現病灶側的原發性視神經萎縮,出現特征性的病側眼失明伴對側偏癱稱黑蒙交叉性麻痹,Horner征,動眼神經麻痹,和視網膜動脈壓下降。
(2)大腦中動脈:最為常見。主干閉塞時有三偏征,主側半球病變時尚有失語。
(3)大腦前動脈:由于前交通動脈提供側支循環,近端阻塞時可無癥狀;周圍支受累時,常侵犯額葉內側面,癱瘓以下肢為重,可伴有下肢的皮質性感覺障礙及排尿障礙;深穿支阻塞,影響內囊前支,常出現對介中樞性面舌癱及上肢輕癱。雙側大腦前動脈閉塞時可出現精神癥狀伴有雙側癱瘓。
2.椎一基底動脈系統。
(1)小腦后下動脈綜合征:引起延髓背外側部梗塞,出現眩暈、眼球震顫,病灶側舌咽、迷走神經麻痹,小腦性共濟失調及Hroner征,病灶側面部對側軀體、肢體感覺減退或消失。
(2)旁正中央動脈:甚罕見。
(3)小腦前下動脈:眩暈、眼球震顫,兩眼球向病灶對側凝視,病灶側耳鳴、耳聾,Horner征及小腦性共濟失調,病灶側面部和對側肢體感覺減退或消失。
(4)基底動脈:高熱、昏迷、針尖樣瞳孔、四肢軟癱及延髓麻痹。急性完全性閉塞時可迅速危及病人生命,個別病人表現為閉鎖綜合征。
(5)大腦后動脈:表現為枕頂葉綜合征,以偏盲和一過性視力障礙如黑朦等多見,此外還可有體象障礙、失認、失用等。
-
老人預防中風要怎么做中風,是中醫學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也叫腦卒中。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發口角歪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經昏倒
-
老人應該怎么改善健忘癥老人應該怎么改善健忘癥?老年人到了晚年就會常常會忘記自己即將做什么事,剛剛放的東西在哪里?作為年輕子女的你是不是有時候會感
-
老人有心腦血管疾病吃什么好心血管疾病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傷害,想必大家已經更加清楚和了解,那么你知道嗎?老年人如果有心腦血管方面疾病的時候,我們應該
-
老人易患的眼疾有哪些呢對于上了歲數的老人人群,在平時一定要積極的加以注重自身的健康,但即便這樣仍然不能擺脫老人身體發生各種疾病的侵害,青光眼便
-
老人腦血栓能治好嗎老人腦血栓能治好嗎?得了腦血栓的人輕者造成言語障礙、行動不便等問題,重則造成永久性的癱瘓,因此,腦血栓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