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種心臟檢查“全面看”
7種心臟檢查“全面看”
住在五樓的王大爺退休后一直堅持徒步上樓,可是最近兩天,他剛走到四樓就感覺胸口發悶,喘不上氣來,休息兩三分鐘才能好轉。在家里人的陪伴下,王大爺去醫院進行檢查。
專家點評:患者年齡超過60歲、吸煙多年、體形偏胖、而且有5年的高血壓病史,這些都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冠心病的全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它是由于心臟的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造成動脈管腔狹窄或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從而引起的心臟病。
對懷疑冠心病的患者,首先要建立一個“就診檔案”,詳細記錄病史、癥狀、生命體征,接下來需要進行一些必要的檢查,如血脂、血糖(空腹和餐后2小時)以及心肌損傷的標志物(即心肌酶)等,一方面可以明確患者是否存在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專題訪談咨詢)等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另一方面可以為今后疾病發展留個對照。此外,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同位素心肌掃描有助于了解心肌缺血或壞死的部位、程度及范圍,血管造影、血管超聲有助于了解血管病變的部位和程度。
在眾多的檢查方法中,心電圖是診斷冠心病最簡單、最常用的方法。當心肌缺血時,心臟的電活動會發生特異性變化,通過心電圖儀描記這種電生理變化,可以幫助診斷冠心病。心電圖既包括安靜狀態下描記的心電圖、心絞痛發作時的心電圖、做運動負荷試驗時的心電圖,還有24小時動態心電圖。
靜息心電圖:發作時才有用
在安靜狀態下描記的心電圖,又叫靜息心電圖,是診斷冠心病時最常用的檢查,這種方法簡便、無痛苦,但缺點是敏感性不高,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心絞痛發作,一半的冠心病患者心電圖表現正常。如果在心絞痛發作時檢查心電圖,一般90%以上可以出現心肌缺血的改變,待心絞痛緩解后心電圖又會逐漸恢復正常。這就是心電圖檢查的不足之處———由于檢查時間較短,很難捕捉到心絞痛發作時的心電圖表現。
動態心電圖:連續觀察一兩天
普通心電圖只能記錄安靜狀態下短時間內的心電變化,對發作性或一過性心肌缺血的診斷比較困難,但如果連續監測患者的心電圖變化,又稱Holter,就能及時捕捉到心電生理異常的表現。
Holter可連續記錄患者24—48小時內,甚至更長時間的全部心電圖,無論是心肌缺血還是心律失常,無論是持續性還是陣發性發作,都可以通過這種檢查被發現。而且,還可以將心電圖出現改變的時間,與患者當時的活動及癥狀相對照。例如,動態心電圖可以記錄患者在各種狀態下的心電圖變化,如進餐、上樓、休息、跑步等,便于分析患者的心臟儲備功能和各種狀態下的反應性;還可通過心電圖與癥狀結合分析,鑒別患者不舒服的原因。不過,Holter的缺點是,不能給缺血心肌進行準確定位。
負荷試驗:人為誘發心臟缺血
除了正在住院的病人,絕大多數冠心病患者在心絞痛發作時,都很難及時趕到醫院,接受心電圖檢查。所以,可以在做好搶救準備的情況下,通過服用某些藥物、增加運動負荷,誘發患者的心臟發生缺血,同時進行心電圖檢查,觀察心臟的“表現”,這叫做“心臟負荷試驗”。其中運動試驗是臨床最常用的心臟負荷試驗,它的原理是,讓患者進行體力活動,加快心率,增加心肌耗氧,誘發心肌缺血。適用于臨床高度懷疑冠心病,但在安靜狀態下心電圖正常的患者。以平板試驗為例,患者在帶有能自動調節坡度和轉速的轉動平板(類似于鍛煉身體用的跑步機)上跑步,醫生持續觀察患者的心電圖改變。每當運動負荷增加,均記錄心電圖的變化,同步測量血壓。
住在五樓的王大爺退休后一直堅持徒步上樓,可是最近兩天,他剛走到四樓就感覺胸口發悶,喘不上氣來,休息兩三分鐘才能好轉。在家里人的陪伴下,王大爺去醫院進行檢查。
專家點評:患者年齡超過60歲、吸煙多年、體形偏胖、而且有5年的高血壓病史,這些都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冠心病的全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它是由于心臟的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造成動脈管腔狹窄或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從而引起的心臟病。
對懷疑冠心病的患者,首先要建立一個“就診檔案”,詳細記錄病史、癥狀、生命體征,接下來需要進行一些必要的檢查,如血脂、血糖(空腹和餐后2小時)以及心肌損傷的標志物(即心肌酶)等,一方面可以明確患者是否存在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專題訪談咨詢)等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另一方面可以為今后疾病發展留個對照。此外,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同位素心肌掃描有助于了解心肌缺血或壞死的部位、程度及范圍,血管造影、血管超聲有助于了解血管病變的部位和程度。
在眾多的檢查方法中,心電圖是診斷冠心病最簡單、最常用的方法。當心肌缺血時,心臟的電活動會發生特異性變化,通過心電圖儀描記這種電生理變化,可以幫助診斷冠心病。心電圖既包括安靜狀態下描記的心電圖、心絞痛發作時的心電圖、做運動負荷試驗時的心電圖,還有24小時動態心電圖。
靜息心電圖:發作時才有用
在安靜狀態下描記的心電圖,又叫靜息心電圖,是診斷冠心病時最常用的檢查,這種方法簡便、無痛苦,但缺點是敏感性不高,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心絞痛發作,一半的冠心病患者心電圖表現正常。如果在心絞痛發作時檢查心電圖,一般90%以上可以出現心肌缺血的改變,待心絞痛緩解后心電圖又會逐漸恢復正常。這就是心電圖檢查的不足之處———由于檢查時間較短,很難捕捉到心絞痛發作時的心電圖表現。
動態心電圖:連續觀察一兩天
普通心電圖只能記錄安靜狀態下短時間內的心電變化,對發作性或一過性心肌缺血的診斷比較困難,但如果連續監測患者的心電圖變化,又稱Holter,就能及時捕捉到心電生理異常的表現。
Holter可連續記錄患者24—48小時內,甚至更長時間的全部心電圖,無論是心肌缺血還是心律失常,無論是持續性還是陣發性發作,都可以通過這種檢查被發現。而且,還可以將心電圖出現改變的時間,與患者當時的活動及癥狀相對照。例如,動態心電圖可以記錄患者在各種狀態下的心電圖變化,如進餐、上樓、休息、跑步等,便于分析患者的心臟儲備功能和各種狀態下的反應性;還可通過心電圖與癥狀結合分析,鑒別患者不舒服的原因。不過,Holter的缺點是,不能給缺血心肌進行準確定位。
負荷試驗:人為誘發心臟缺血
除了正在住院的病人,絕大多數冠心病患者在心絞痛發作時,都很難及時趕到醫院,接受心電圖檢查。所以,可以在做好搶救準備的情況下,通過服用某些藥物、增加運動負荷,誘發患者的心臟發生缺血,同時進行心電圖檢查,觀察心臟的“表現”,這叫做“心臟負荷試驗”。其中運動試驗是臨床最常用的心臟負荷試驗,它的原理是,讓患者進行體力活動,加快心率,增加心肌耗氧,誘發心肌缺血。適用于臨床高度懷疑冠心病,但在安靜狀態下心電圖正常的患者。以平板試驗為例,患者在帶有能自動調節坡度和轉速的轉動平板(類似于鍛煉身體用的跑步機)上跑步,醫生持續觀察患者的心電圖改變。每當運動負荷增加,均記錄心電圖的變化,同步測量血壓。
相關文章
-
七個小妙招助老人去除心絞痛!心絞痛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征,在老年患者中較為常見。這種疾病給中老年人的生命
-
老人如何預防心臟病?老人盡量做好心臟的保健工作,合理的控制體重,能預防心臟病的發生,避免體重過瘦也不能讓體重過度肥胖,否則很容易導致心臟疾病
-
7個習慣會引發老年人心臟病,99%的家里人都不知道!心臟病這種癥狀給我們老年人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大的,那么你知道嗎?其實有很多的生活習慣會引發我們老年人的心臟病,給我們的老
-
7個原因會引起老人脾氣暴躁如果我們的身邊的老人平時都是喜歡經常發火的,而且發火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危害,對于老年人來說,為什么會出現經常發
-
老年人如何正確預防心臟病 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心臟病是非常可怕的疾病,老年人需要做好心臟病的防治工作,平時應該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重體力的勞動,否則會嚴重影響到心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