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詮釋治療心肌梗死中藥大有作為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種危重現象,其死亡率極其的高,心肌梗死是因冠狀動脈急性閉塞、血流中斷、心肌因嚴重而持久的缺血導致局部壞死。多由于冠狀動脈硬化所致。近年來發現冠狀動脈持久痙攣,尤其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基礎上的痙攣,也是引起該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現代醫學對于急性心梗的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及診斷標準的研究,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尤其是早期靜脈溶栓成為治療常規,經皮冠狀動脈內成形術(PTCA)在有條件的地區廣泛開展,使本病急性期住院病死率由過去的30%下降到目前的10%。記者日前采訪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唐教授時了解到,中醫藥治療急性心梗也具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如某些中成藥飲片或注射劑可止痛、抑制心律失常發生,并有抗凝血,防治再灌注損傷,營養心肌等作用。
急性心梗發生2~4周后,隨著病理階段的演進和臨床的對癥治療而進入恢復期。這期間仍有病情再度嚴重或出現多種并發癥的可能。所以恢復期的治療措施是否及時有效,直接關系到病人治愈率和遠期生存率。
唐教授介紹說,急性心梗的恢復期常見三種并發癥: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中醫對此各有獨特的辨證論治闡述,急性心梗中醫認為應歸于真心痛范疇,類似于胸痹心痛,現多稱之為胸痹心厥。其病機多由于本虛標實。本虛為年老體衰或先天稟賦不足,情志所傷,勞逸失調引起的心之陰陽氣血不足;標實為情志刺激,膏梁厚味,寒邪引起氣滯、血瘀、痰阻、寒凝阻塞心之脈絡。
唐教授解釋說,急性心梗恢復期出現心源性休克,中醫認為屬心脫,是因瘀血阻滯心之脈絡發展到嚴重程度的外在體現。瘀血阻滯心失所養,使心主血脈、主神志功能不足,進而五臟功能受損,氣血運行障礙,陰陽之氣不相順接,氣機逆亂,甚則陰陽離決。
相關文章
-
七個小妙招助老人去除心絞痛!心絞痛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征,在老年患者中較為常見。這種疾病給中老年人的生命
-
老人如何預防心臟病?老人盡量做好心臟的保健工作,合理的控制體重,能預防心臟病的發生,避免體重過瘦也不能讓體重過度肥胖,否則很容易導致心臟疾病
-
7個習慣會引發老年人心臟病,99%的家里人都不知道!心臟病這種癥狀給我們老年人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大的,那么你知道嗎?其實有很多的生活習慣會引發我們老年人的心臟病,給我們的老
-
7個原因會引起老人脾氣暴躁如果我們的身邊的老人平時都是喜歡經常發火的,而且發火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危害,對于老年人來說,為什么會出現經常發
-
老年人如何正確預防心臟病 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心臟病是非常可怕的疾病,老年人需要做好心臟病的防治工作,平時應該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重體力的勞動,否則會嚴重影響到心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