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心衰的起因之一是高血壓
心衰的死亡率高,25%的新發患者在1年內死亡,且常反復入院治療,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危害生命,也造成巨額的醫療負擔。而高血壓是心衰的主要危險因素,研究表明,91%的患者在出現心衰前已患有高血壓,因此,早期控制血壓、干預危險因素是預防高血壓患者發生心衰的關鍵。
專家說,根據心衰發生、發展的過程,將其分為A、B、C、D四個階段,A階段是指有高血壓等心衰的高危因素;B階段是指已經出現心臟的結構性改變,如心臟肥大等;C階段是指已經出現心衰的臨床表現;D階段是指嚴重的、難治性的心衰。心衰雖然難治療,但很好預防,即應該從A階段(高血壓)就積極治療,防止其發展到B階段(心臟肥大),甚至演變成有癥狀的C階段(心衰)。所以,控制心衰的關鍵、有效方法是積極控制高血壓。
專家指出,這種分級方法體現了心衰治療觀念的轉變,即從治療轉為預防,強調早期干預高血壓及其他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如糖尿病,左心室肥厚等,對減少心衰發生、改善患者預后,以及降低整體醫療成本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弗朗西斯博士進一步指出早期干預的重要意義,他說,研究表明,平均收縮壓降低2毫米汞柱,心血管事件死亡風險下降約10%;收縮壓降低10—12毫米汞柱或舒張壓降低5—6毫米汞柱,心衰風險降低52%。這說明,早期有效控制血壓,延緩或阻斷疾病進展,是預防高血壓患者發生心衰的關鍵。
“藥物治療是慢性心衰防治的關鍵環節,”專家在介紹心衰防治策略時指出,“ARB類藥物(即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在心衰各階段治療中均有重要作用,對于A階段患者,ARB類藥物可以強效降壓,控制心衰的高危因素;對于B階段患者,ARB類藥物可顯著減輕左心室肥厚,改善左心室重構,使高危患者初發心衰風險降低37%;對于C階段患者,ARB類藥物可使死亡和并發癥發生風險降13.2%。”
-
七個小妙招助老人去除心絞痛!心絞痛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征,在老年患者中較為常見。這種疾病給中老年人的生命
-
老人如何預防心臟病?老人盡量做好心臟的保健工作,合理的控制體重,能預防心臟病的發生,避免體重過瘦也不能讓體重過度肥胖,否則很容易導致心臟疾病
-
7個習慣會引發老年人心臟病,99%的家里人都不知道!心臟病這種癥狀給我們老年人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大的,那么你知道嗎?其實有很多的生活習慣會引發我們老年人的心臟病,給我們的老
-
7個原因會引起老人脾氣暴躁如果我們的身邊的老人平時都是喜歡經常發火的,而且發火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危害,對于老年人來說,為什么會出現經常發
-
老年人如何正確預防心臟病 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心臟病是非常可怕的疾病,老年人需要做好心臟病的防治工作,平時應該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重體力的勞動,否則會嚴重影響到心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