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激素有利心衰治療
心力衰竭又稱“心肌衰竭”,是指心臟當時不能搏出同靜脈回流及身體組織代謝所需相稱的血液供應。一項動物實驗反映,甲狀腺激素可能對心肌細胞形狀改變起有益的影響,降低高血壓心衰病人的心壁張力。
因為可能使心肌細胞恢復正常形態,這是第一條線索,有望成為心衰的一種新治療。著已有大量證據說明甲狀腺功能不良參與心衰。這是首項研究,觀察甲狀腺激素治療有可能用于高血壓性心衰。
當病人逐漸向心衰方向發展時,心肌細胞變長,較扁,心壁張力惡化。
作者觀察甲狀腺激素能否再激活胚胎基因程序(后者下調ATP高需要的最主要收縮蛋白,從而保全了心臟能量儲存。
觀察自發性高血壓心衰大鼠(20-21月齡),飼以未經處理或含有甲狀腺激素的3種不同濃度(0.05%、0.1%或0.2%),結果大劑量造成明顯甲狀腺亢進體征,如心臟重量和快速性心律失常增加,小劑量明顯改變心功能或體積,但中等劑量和大劑量產生一種從未觀察到的、獨有的心肌細胞重塑類型。它可能對機體有益。超聲示未治療動物收縮期及舒張期左室腔直徑明顯增大,而甲狀腺激素治療者該兩直徑似趨向減小;用較大劑者趨于正常,但未達到統計學的顯著性。
“用中等度或大劑量甲狀腺激素處理的心衰SHR,收縮期及舒張期左室壁厚度明顯增加”。使收縮期的左室腔直徑--室壁厚度比例急劇減低達60%”。
雖然高血壓持續,中等及大劑量處理組與未予處理大鼠比較,左室壁張力降低達38%(分別為105、104與169Kdyn/cm#178。
與對照大鼠比較,治療的大鼠EF及組分縮短明顯減少,經激素處理大鼠此兩參數趨于正常,中等劑量最為有效。
離體心肌細胞提示心室腔重塑和室壁張力減低是由于心肌細胞橫向形狀的獨特改變,包括主直徑減小,小直徑增大。
Gerdes等指出,甲狀腺治療的充血性心衰病人的近期及中期病情改善,而不能夸大過量的可能危險。
-
七個小妙招助老人去除心絞痛!心絞痛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征,在老年患者中較為常見。這種疾病給中老年人的生命
-
老人如何預防心臟病?老人盡量做好心臟的保健工作,合理的控制體重,能預防心臟病的發生,避免體重過瘦也不能讓體重過度肥胖,否則很容易導致心臟疾病
-
7個習慣會引發老年人心臟病,99%的家里人都不知道!心臟病這種癥狀給我們老年人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大的,那么你知道嗎?其實有很多的生活習慣會引發我們老年人的心臟病,給我們的老
-
7個原因會引起老人脾氣暴躁如果我們的身邊的老人平時都是喜歡經常發火的,而且發火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危害,對于老年人來說,為什么會出現經常發
-
老年人如何正確預防心臟病 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心臟病是非常可怕的疾病,老年人需要做好心臟病的防治工作,平時應該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重體力的勞動,否則會嚴重影響到心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