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要改變生活方式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在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中,心臟性猝死是重中之重,而其防治的重點是以冠心病為主的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防治除了藥物干預,治療性改變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飲食、控制體重、戒煙和減輕精神壓力顯得更為重要。
崔長琮教授是位名副其實的“大忙人”。雖年逾七旬,仍每周上兩次門診,堅持查房、搞科研,還在培養兩名博士研究生。此外,他還經常參加國內外各類學術講座等活動。
崔教授認為,從小堅持鍛煉,打一個好基礎,對今后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有重要意義。他自己68歲時才真正意義上結束了親自上臺做心臟介入手術,能有如此好的體力就得益于從小堅持鍛煉身體。現在雖然已過了70,但步伐依然很快,多數同事都趕不上他的速度。“去年爬泰山時,我走在最前面,很多年輕人都被甩在了身后。”因為工作忙,爬山、旅游、攝影等業余愛好被壓縮或者擠掉了。為此,他每天堅持上、下班不乘電梯而改爬樓梯,一是鍛煉身體,二是避開電梯人群擁擠,能保證每天提前15分鐘到病房。外出辦事,如果距離有兩三公里,只要不急,他一般都是步行前往。
在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中,心臟性猝死是重中之重,而其防治的重點是以冠心病為主的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防治除了藥物干預,治療性改變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飲食、控制體重、戒煙和減輕精神壓力顯得更為重要。崔教授生活簡樸,吃飯從不挑食。為了保持營養平衡,他每天吃少量瘦肉(主要是雞肉,魚肉,瘦豬肉或牛羊肉)、2個雞蛋、早上和晚上各半斤牛奶。他特別愛吃水果、蔬菜,幾乎每天都要吃1斤,包括如西瓜、黃瓜、西紅柿、葡萄、柑子、桃子、蘋果等應季水果;每天2—3斤蔬菜和豆制品,如土豆、白菜、菠菜、豆腐、豆漿等。最讓他引以為豪的是他的自控力,從不抽煙,且只在很少的情況下,才會少量飲酒。此外,崔老還特別注意體重變化,這么多年來一直保持在63公斤左右。
說到如何控制血壓,他說自己50歲時,血壓依然很標準,保持在90/60毫米汞柱;55歲后,血壓出現波動,上升到了130—136/80—86毫米汞柱左右,雖沒有達到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但卻因為自己不舒服,就吃藥進行調節。現在年過七旬,收縮壓仍保持在90—120毫米汞柱之間。對于一些老年高血壓患者,崔老建議他們千萬不可以跟著感覺走,降血壓治療要認真,血壓應該降到140/80毫米汞柱為宜。
老年人看到上面這位老人的經歷之后是不是有了一定的養生心得了,那么實施起來吧,只有這才有利于老人晚年的幸福生活。
-
七個小妙招助老人去除心絞痛!心絞痛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征,在老年患者中較為常見。這種疾病給中老年人的生命
-
老人如何預防心臟病?老人盡量做好心臟的保健工作,合理的控制體重,能預防心臟病的發生,避免體重過瘦也不能讓體重過度肥胖,否則很容易導致心臟疾病
-
7個習慣會引發老年人心臟病,99%的家里人都不知道!心臟病這種癥狀給我們老年人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大的,那么你知道嗎?其實有很多的生活習慣會引發我們老年人的心臟病,給我們的老
-
7個原因會引起老人脾氣暴躁如果我們的身邊的老人平時都是喜歡經常發火的,而且發火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危害,對于老年人來說,為什么會出現經常發
-
老年人如何正確預防心臟病 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心臟病是非常可怕的疾病,老年人需要做好心臟病的防治工作,平時應該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重體力的勞動,否則會嚴重影響到心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