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成社會熱點 探究養老方式
隨著老年人的數量越來越多,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就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了,但是什么樣的養老方式是適合老年人的,根據統計,整個杭州年齡超過60周歲的老人,這也意味著,六七個杭州人里,就有一位老人。那么養老問題更是一大難題了。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這不是一張空頭支票,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據統計,在杭州有90%以上的老人選擇居家養老。如何讓老人在家里安度晚年?昨天,2013年杭州“公述民評”最后一場,關注的就是推進居家養老和社區服務管理。就像拱墅區副區長方友青說的那樣:希望杭州的老人能夠優雅地老去,而這份優雅背后,是完善的養老政策作為保障。
為什么保健品推銷老人挺歡迎,他們打的是關懷牌
一開場,就有一位民評代表高舉不滿意牌,他的理由是這樣的:“現在的老年人吃穿不愁,但很需要精神關懷。精神關懷是什么?很簡單的就是聊天,我們民政部門在聊天這個方面的文章還沒有做足,許多社區成立的聊天室形同虛設沒有人來,為什么?”這位民評代表的問題引發了大家的共鳴。
“因為沒有主題。”他接著說,“社區可以每一個星期搞一個聊天主題,為什么現在保健品推銷非常受老年人歡迎?好多老年人都受騙上當,他們就是打關懷牌、聊天牌。這個市場我們民政部門不去占領,而被社會上的人占領了,使老年人上當受騙。”
江干區副區長沈燕俊回應說:“我們的居家養老專業的服務確實還偏少,很多還僅僅是家政服務。不過我們正在逐漸延伸到心靈慰藉。目前我們江干是統一委托一家家政公司或一家養老機構來提供所有的居家養老服務,明年開始我們考慮,選擇多家不同的專業機構來提供不同類別的服務,讓服務更細化,更專業。”
社區養老服務,不再受戶籍限制
現場,少了一些火藥味,但多了解決實際問題的態度。在電視臺暗訪的故事中,90歲的夏奶奶住在江干區,但是2010年后就沒有享受過社區的養老服務,原因是她的戶籍在上城區。
江干區副區長沈燕俊說,這的確是個問題。但是從明年開始,杭州市出臺新政策,老人居住在哪個社區,就由哪個社區提供服務,相應費用由戶籍所在地出。當然,他也承諾會立即幫夏奶奶解決問題。
另一部短片中,住在上城區東平巷社區的張大伯一個月有16小時的服務券,每次一小時。然而,更換服務員之后,服務時間縮短了。每次干完1個小時15分鐘,服務員卻要求4張券。這樣的問題怎么解決?
上城區副區長宣寅說,這樣的情況是存在的。他們已經從7月份開始,在部分老人家里貼上二維碼,讓服務員上門掃一掃,結束掃一掃,保證服務時間。
-
老人養老方式有哪些其實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并不知道應該按照什么樣的方式來達到養老的效果才是最好的,那么老年人養老的方式到底有哪些呢?我們
-
哪些方法助老人安度晚年?現在的時代中,有很多家庭都只剩下一個老人獨守在家,年輕人則外出打工,沒有家人的陪伴,這些老人的身體健康會不斷的減退,
-
老年人長壽的獨家秘訣有哪些老年人的健康,是社會中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因為老年人的年齡正在不斷的增長,身體各種機能正在不斷的下降,身體平時可能會出現
-
居家養老的優勢都有哪些?現在社會在養老方面,體系也比較完善,很多的人會想要知道,養老的一些問題,而且,大家需要注意一些孤寡老人的養老政策,這樣才
-
如何安排退休老年人的生活我們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退休老年人的生活,很多的老年人會出現這樣或者是那樣的問題,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的老年人不適應現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