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用藥防治類風濕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病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外科治療和心理治療等,一般以藥物治療為主。抗風濕藥可分為四大類:非甾體抗炎藥、改善病情的抗風濕藥、糖皮質激素和植物藥。
研究表明,任何單一用藥都無法既緩解癥狀又改善病情,也都不能長期單獨使用。例如布洛芬、消炎痛等非甾體抗炎藥,具有良好的止痛、抗炎作用,但它們既不能長期應用,也不能改變病程和預防關節破壞。又如,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等改善病情的抗風濕藥具有改善和延緩病情進展等作用,但它們不具備即刻止痛和抗炎作用,對癥狀改善幫助不大,且發揮作用慢,用藥后臨床癥狀改善約需4~8周,故而稱為慢作用藥。再如,潑尼松、強的松龍等糖皮質激素具有改善關節腫脹、疼痛等作用,也有助于減輕炎癥,但一般只能作為起效前的“橋梁”用藥,或應用非甾體抗炎藥療效不滿意時的短期措施,不能長期使用。雷公藤等植物藥制劑在單獨使用時劑量偏大,可引起性腺抑制或(和)骨髓抑制等嚴重不良反應,不可單獨使用。
近年,大量臨床觀察與研究表明,早期聯合應用抗風濕藥,不僅可以盡快緩解病情,還可延緩病情進展。醫學專家建議,一旦確診類風濕關節炎就應開展聯合治療。聯合治療的基礎藥物應是改善病情的抗風濕藥,首選甲氨蝶呤,次為柳氮磺吡啶,也可選用羥氯喹。同時聯合應用非甾體抗炎藥,例如,布洛芬(芬必得)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每次1片;甲氨蝶呤片,每周1~2次,每次5~10毫克。或者聯合應用柳氮磺吡啶腸溶片,從每日2~3克開始,分3~4次口服,若無明顯不適可漸增至每日4~6克。當患者關節炎腫脹、疼痛癥狀較重或上述方法療效不佳時,可考慮加用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每日10毫克清晨1次口服。用藥至4~8周或癥狀顯著緩解后,就應及時停用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
與以往不同的觀點是:近年不少醫學專家主張,在病情緩解期聯合應用甲氨蝶呤和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大量研究證實,聯合用藥有助于更好地緩解病情,減少復發率,療效優于單一用藥者。另外,緩解期的用藥方案還包括兩種改善病情的抗風濕藥聯合應用,以及改善病情的抗風濕藥與植物藥聯合應用。常用方案有:①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②甲氨蝶呤+羥氯喹;③甲氨蝶呤+青霉胺;④甲氨蝶呤+金諾芬;⑤甲氨蝶呤+硫唑嘌呤;⑥柳氮磺吡啶+羥氯喹;⑦甲氨蝶呤和雷公藤。
-
警惕:老年人用藥有哪四忌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在平時的時候都會出現一些非常多的疾病的,出現了疾病的話都會選擇一些藥物,在治療身體當中的疾病
-
老人久坐腰痛如何自療!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在平時的時候經常喜歡坐著,那么老年人也是不喜歡活動的,經常坐著的話給我們的老年人的身體帶來的
-
老人腿痛可能是外周血管有病!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都會出現一些腿痛腿麻的這種現象的,那么你知道嗎?老年人腿痛腿麻有可能是一些什么樣的疾病而導致
-
老人用藥八項注意 !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都會出現一些高血糖的癥狀,高血糖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多的,那么高血糖不穩定的情況
-
哪些人不宜服用六味地黃丸?大家都知道六味地黃丸也是一個治療腎臟方面疾病的藥物,對于我們身體的保健的功效也是比較好,特別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服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