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胰島素的十大“障礙”
眾所周知,胰島素是一種能非常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藥物,自從其問世以來,被其挽救生命的患者數量簡直難以計數,說它“神奇”一點也不為過。然而,就是這么“神奇”的藥物,在其應用的道路上,至今還常常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阻礙。這些阻礙就像一只只“攔路虎”,令許多需要胰島素治療但尚未開始應用的患者朋友們聞風而膽寒,令已開始注射胰島素的患者朋友們紛紛打起了“退堂鼓”。
一號攔路虎:疼痛
注射胰島素會產生疼痛感嗎?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您如果詢問一百個注射過胰島素的病友,恐怕有九十九個都會告訴您:注射胰島素的疼痛感非常輕微!由于胰島素針比其他注射針細小得多,因此一般在正常情況下,其疼痛感也比其他藥物注射或疫苗接種輕微得多。當然,凡事都有萬一,假如出現疼痛特別明顯的情況,有可能是進針時碰到皮下神經所致,這時如果疼痛還能忍受,您可以迅速注射完畢拔針;假如疼痛無法忍受,那您應該更換部位再行注射。一般而言,胰島素腹部皮下注射,疼痛感最小,且吸收穩定和方便。
二號攔路虎:低血糖
低血糖的確可怕,尤其是無癥狀性低血糖,有可能在毫無前兆的情況下直接導致患者昏迷。不過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嚴重低血糖的可能性較小。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患者不需要掌握如何預防及應付低血糖的發生,有備方能無患。應用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是很常見的,尤其在餐前和夜間,但胰島素治療導致的低血糖與口服降血糖藥物相比常比較輕,危害性較小,多數通過兩餐間或睡前加餐可預防或避免。
三號攔路虎:脂肪墊
脂肪墊的形成,是由于長期在相同部位注射,胰島素刺激皮下脂肪增生而形成的。這種脂肪墊的存在,會影響局部胰島素的吸收。脂肪墊的形成是可以避免的,而且防范措施非常簡單——只需要患者朋友有規律地更換注射部位即可。
四號攔路虎:胰島素抗體
以前某些糖尿病患者在應用胰島素治療數月后,體內可產生胰島素抗體,使胰島素活性下降影響療效,并導致胰島素用量逐漸增加。究其根源,可能與胰島素制劑中的某些雜質成分有關,解決辦法是換用高純度的人胰島素制劑。隨著科技的發展,目前臨床應用的不管是動物胰島素、人胰島素,還是人胰島素類似物,已很少或幾乎不產生胰島素抗體。
五號攔路虎:體重增加
不少2型糖尿病患者連續使用胰島素一段時間后,隨著血糖得到控制,同時發現自己的體重常有所增加,多數患者常把責任全部推到胰島素頭上,甚至因此而停用胰島素。對此,我們應該具有清醒的認識。誠然,在應用胰島素使血糖獲得控制后,尿中隨之流失的葡萄糖減少了,這等于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熱量損耗,導致一定程度的體重增加是可以理解的。但體重增加并不全是胰島素本身惹的禍,假如患者在應用胰島素的基礎上,合理控制膳食、加強體育鍛煉,使熱量攝入和消耗達到平衡,試問患者體重還會增加嗎?應用胰島素后的體重增加,一般可以通過聯合用藥(二甲雙胍、阿卡波糖等)、飲食控制、運動調節等方式來控制,因此患者朋友不必對此多慮。
六號攔路虎:水腫
患者用胰島素使血糖控制后4~6日可能發生水腫,多見于面部,也有少數患者可能出現在四肢等部位,這大概與胰島素促進腎小管重吸收鈉有關,稱為胰島素性水腫,這種水腫大多并不嚴重,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多數會在一個月內漸漸自行消退。
七號攔路虎:局部瘀青
某些患者朋友在注射胰島素后發現,注射部位局部皮膚會出現瘀青。其實這不止會在胰島素注射后出現,其他藥物注射也可能出現這一現象。原來,注射后局部瘀青并不是由藥物或胰島素引起的,而是與注射時導致的毛細血管損傷有關,一般這種瘀青很快就能被吸收,不需要特殊處理。為了防止局部瘀青,可以在注射后立即按壓注射部位幾秒鐘。
八號攔路虎:脂肪萎縮
脂肪萎縮臨床上較為少見,可分為先天性及獲得性兩種,注射胰島素導致的脂肪萎縮屬于后者。患者注射胰島素的部位可出現皮下脂肪萎縮,形成不易察覺的小凹陷,這種情況的真正成因還不十分清楚,但研究發現,使用高純度的人胰島素制劑,并經常更換注射部位可有效預防皮下脂肪萎縮。
九號攔路虎:胰島素過敏
胰島素引起過敏反應者并不多見,這種反應與胰島素制劑中的雜質蛋白、患者個體差異以及免疫功能強弱有較大關系,癥狀大致上分為局部和全身兩方面:局部過敏反應一般在注射后2~12小時發生,為注射部位局部出現的紅腫、瘙癢、水泡、硬結等,一般持續2小時后逐漸消退。為了預防出現局部過敏反應,應注意經常變換注射部位,注射胰島素時進針稍深一點,達到皮下組織。全身過敏反應可表現為面部和口腔黏膜水腫、呼吸困難、哮喘,重者可發生休克,一般發生在停用胰島素數月后又恢復使用胰島素的患者,對這類患者可采用脫敏療法。
十號攔路虎:皮膚感染
糖尿病患者皮膚出現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胰島素注射絕不是主要和決定因素。首先,糖尿病患者組織含糖量高,這為細菌繁殖提供了“溫床”;其次,不注意皮膚衛生、注射時不注意無菌操作,使得細菌更易于侵入機體;此外,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和恢復能力都較差,使得感染容易進一步擴大。由此可見,控制血糖是預防感染的根本,注意個人衛生、注射時的無菌操作是防止感染的必要手段。只要防范措施做到位了,患者注射胰島素一般不會引起感染。當出現了感染怎么辦呢?除了常規的抗生素、消炎藥之外,對于較嚴重的感染,可用生理鹽水清洗傷口后,在呋喃西林或慶大霉素紗條上視病灶大小滴入8~20單位胰島素,進行引流或貼敷,每日換藥1次,可增強組織細胞對血糖的利用,降低局部組織的含糖量,抑制細菌繁殖,效果較好。
這樣看來,這十條“攔路虎”看上去很厲害,但實際上要么對人的影響極輕微,要么很容易將它拒之門外,令它們對您無可奈何。趕跑“攔路虎”并不困難,要做到這一點,切記知識將是您最可靠的武器。
專家點評
胰島素自1922年用于治療糖尿病以來,開創了糖尿病治療的新紀元,挽救了無數糖尿病患者的生命,提高了他們的生活質量,延長了他們的壽命。可以說胰島素是現有的抗糖尿病藥物中歷史最長,臨床經驗最豐富,降低血糖最有效的藥物,它可以降低升高到任何高度的血糖水平,且胰島素沒有達不到療效的最高劑量。據統計目前國外約有30%~40%的糖尿病患者在應用胰島素治療,而國內僅約15%左右的患者在應用胰島素,許多患者該用胰島素而未及時使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患者的因素也有醫生的原因。一般認為,從總的情況看來,一個地區或大到一個國家,胰島素使用的比例越高,則其血糖控制的情況越好。可以這樣說,就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島素治療沒有絕對的禁忌癥,只有相對的適應證,該用的時候應早期使用。
-
警惕:老年人用藥有哪四忌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在平時的時候都會出現一些非常多的疾病的,出現了疾病的話都會選擇一些藥物,在治療身體當中的疾病
-
老人久坐腰痛如何自療!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在平時的時候經常喜歡坐著,那么老年人也是不喜歡活動的,經常坐著的話給我們的老年人的身體帶來的
-
老人腿痛可能是外周血管有病!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都會出現一些腿痛腿麻的這種現象的,那么你知道嗎?老年人腿痛腿麻有可能是一些什么樣的疾病而導致
-
老人用藥八項注意 !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都會出現一些高血糖的癥狀,高血糖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多的,那么高血糖不穩定的情況
-
哪些人不宜服用六味地黃丸?大家都知道六味地黃丸也是一個治療腎臟方面疾病的藥物,對于我們身體的保健的功效也是比較好,特別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服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