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必知-用藥完全手冊
掌握最佳用藥量
從50歲開始,每增加1歲應減少成人用量的1%;60歲以上用成人劑量的1/3;70歲用1/4;80歲用1/5。
老人不適用藥物
老人應慎用麻黃、甘草和大黃。麻黃有中樞和交感興奮作用,易致老人失眠、血壓升高、心絞痛,男性老人還易引起尿潴留;甘草易引起血壓升高、浮腫、血清鉀降低等,而加劇高血壓癥狀。高血壓時,服用利尿劑可使血清鉀降低,與甘草方劑并用時要注意。要減少大黃的使用率,一旦使用,應從小量開始,否則可引起腹瀉和腹痛。
要五先五后
一、先取食療,而后用藥。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所以,能用食療的先用食療,此乃一舉雙得。例如喝姜片紅糖水可治療風寒性感冒。食療后仍不見效可考慮用理療、按摩、針灸等方法,最后選擇用藥物治療。
二、先用中藥,后用西藥。中藥多屬于天然藥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藥要小,除非是使用西藥確有特效。
三、先以外用,后用內服。為減少藥物對機體的毒害,能用外用藥治療的疾病,比如皮膚病、牙齦炎、扭傷等等可先用外敷藥解毒、消腫,最好不用內服消炎藥。
四、先用內服,后用注射。有些中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針劑,以為用注射劑病好得快,其實不然。藥劑通過血流向全身,最后進入心臟,直接危及血管壁和心臟。因此,能用內服藥使疾病緩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劑。
五、先用成藥,后用新藥。近年來,新藥、特藥不斷涌現,一般地說它們在某一方面有獨特療效,但由于應用時間較短,其缺點和毒副作用尤其是遠期副作用還沒被人們認識,經不起時間考驗而最終被淘汰的新藥屢見不鮮。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時最好先用中西成藥,確實需要使用新、特藥時,也要慎重,特別是對進口藥物尤其要慎重。
從50歲開始,每增加1歲應減少成人用量的1%;60歲以上用成人劑量的1/3;70歲用1/4;80歲用1/5。
老人不適用藥物
老人應慎用麻黃、甘草和大黃。麻黃有中樞和交感興奮作用,易致老人失眠、血壓升高、心絞痛,男性老人還易引起尿潴留;甘草易引起血壓升高、浮腫、血清鉀降低等,而加劇高血壓癥狀。高血壓時,服用利尿劑可使血清鉀降低,與甘草方劑并用時要注意。要減少大黃的使用率,一旦使用,應從小量開始,否則可引起腹瀉和腹痛。
要五先五后
一、先取食療,而后用藥。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所以,能用食療的先用食療,此乃一舉雙得。例如喝姜片紅糖水可治療風寒性感冒。食療后仍不見效可考慮用理療、按摩、針灸等方法,最后選擇用藥物治療。
二、先用中藥,后用西藥。中藥多屬于天然藥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藥要小,除非是使用西藥確有特效。
三、先以外用,后用內服。為減少藥物對機體的毒害,能用外用藥治療的疾病,比如皮膚病、牙齦炎、扭傷等等可先用外敷藥解毒、消腫,最好不用內服消炎藥。
四、先用內服,后用注射。有些中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針劑,以為用注射劑病好得快,其實不然。藥劑通過血流向全身,最后進入心臟,直接危及血管壁和心臟。因此,能用內服藥使疾病緩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劑。
五、先用成藥,后用新藥。近年來,新藥、特藥不斷涌現,一般地說它們在某一方面有獨特療效,但由于應用時間較短,其缺點和毒副作用尤其是遠期副作用還沒被人們認識,經不起時間考驗而最終被淘汰的新藥屢見不鮮。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時最好先用中西成藥,確實需要使用新、特藥時,也要慎重,特別是對進口藥物尤其要慎重。
相關文章
-
警惕:老年人用藥有哪四忌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在平時的時候都會出現一些非常多的疾病的,出現了疾病的話都會選擇一些藥物,在治療身體當中的疾病
-
老人久坐腰痛如何自療!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在平時的時候經常喜歡坐著,那么老年人也是不喜歡活動的,經常坐著的話給我們的老年人的身體帶來的
-
老人腿痛可能是外周血管有病!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都會出現一些腿痛腿麻的這種現象的,那么你知道嗎?老年人腿痛腿麻有可能是一些什么樣的疾病而導致
-
老人用藥八項注意 !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都會出現一些高血糖的癥狀,高血糖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多的,那么高血糖不穩定的情況
-
哪些人不宜服用六味地黃丸?大家都知道六味地黃丸也是一個治療腎臟方面疾病的藥物,對于我們身體的保健的功效也是比較好,特別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服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