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后每增1歲用藥量應減 1%
上海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正在進行的一項“上海市中老年人群藥物研究”顯示,上海市54%的中老年人(45歲以上)患有各種慢性疾病,每個月有58%的中老年人會看病,每年有91%的中老年人會服用藥物,每個月會有78%的中老年人會服用藥物。
據報道,在住院患者中,年齡高于80歲的老年人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5%,4l—50歲為11.8%,10—30歲僅3%。可見藥害已成為危害老年人健康生活的一大問題,把老年人群的安全用藥放在首位是有必要的。但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正確認識藥物。
首先,藥物在治療疾病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但已經能延長壽命,也改善了慢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質量。然而,藥物不能治愈所有的疾病,無法取代規律健康的生活習慣、均衡營養的飲食、健康的精神生活。
第二,幾乎所有的藥物,都可能產生好、壞的作用,因而在使用藥物之前,必須了解藥物的療效、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
專家提醒,老年人安全用藥應遵循三條基本原則:
◆選用合適的藥物
診斷一經確立,就要首先權衡治療藥物的利與弊,特別要注意持續用藥可能帶來的不安全因素。如安坦常使老年人產生幻聽、幻覺,甲基多巴或利血平可致中樞抑制,利尿酸可引起耳聾,巴比妥類可能導致精神錯亂,生胃酮可能導致液體潴留與充血性心衰。此外,在多藥合用時,更應考慮可能發生的有害的藥物相互作用。
◆掌握最佳的用藥劑量
從50歲開始,每增加1歲應減少成人用量1%;60歲以上用成人劑量1/3;70歲用1/4;80歲用1/5;雪從最小劑量開始,逐步增加至最佳劑量;雪血藥濃度監測。
◆避免老人不適用藥物
老人應慎用麻黃、和。麻黃有中樞和交感N興奮作用,易致老人失眠、血壓升高、心絞痛,男性老人還易引起尿潴留;易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癥,出現血壓升高、浮腫、血清鉀降低等,而加劇高血壓癥狀。
高血壓時,服用利尿劑可使血清鉀降低,與方劑并用時要注意。是實證瀉下藥,老人虛證為多,故要減少使用率。一旦使用,應從小量開始,否則可引起腹瀉和腹痛。中西藥不可隨意并用如洋、強利尿劑、麻黃痢特靈。市藥品不良反應。
-
警惕:老年人用藥有哪四忌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在平時的時候都會出現一些非常多的疾病的,出現了疾病的話都會選擇一些藥物,在治療身體當中的疾病
-
老人久坐腰痛如何自療!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在平時的時候經常喜歡坐著,那么老年人也是不喜歡活動的,經常坐著的話給我們的老年人的身體帶來的
-
老人腿痛可能是外周血管有病!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都會出現一些腿痛腿麻的這種現象的,那么你知道嗎?老年人腿痛腿麻有可能是一些什么樣的疾病而導致
-
老人用藥八項注意 !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都會出現一些高血糖的癥狀,高血糖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多的,那么高血糖不穩定的情況
-
哪些人不宜服用六味地黃丸?大家都知道六味地黃丸也是一個治療腎臟方面疾病的藥物,對于我們身體的保健的功效也是比較好,特別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服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