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解讀服用中藥的時間次數和溫度
老年人已經步入了人生的最后階段,身體的各項健康指標也在慢慢的下降,所以做好老年人的養生保健工作是重中之重,為了讓老人安度晚年,健康的身體必不可少。中藥服用不但選擇正確的服藥時間,還要注意服藥次數和服藥溫度,這樣才會得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一、據介紹,服中藥的時間要根據病情和藥物的性質來定。
飯后服用:大多數藥物宜在飯后服用,尤其是補益藥(如人參)、健胃藥(如補脾益腸丸)和對胃腸刺激性較大的藥物(如甘露消毒片);
空腹時服用:驅蟲藥(如烏梅)和瀉下藥(如大承氣湯)則空腹時服用較好;
睡前服用:安神類中藥應在睡前服用。
提醒:不管是在飯前或飯后服藥,都應有半小時至1小時的間隔,以免影響藥效。
二、一般來說,中藥通常需一天口服3次。病情緩和者可每日口服2次;而病情較重、較急者,可根據醫師的指示,每隔4小時左右服藥一次,夜晚也不停止,以使藥力持續,有利于更快地緩解癥狀、減輕病情。
三、大多數中藥宜乘溫服下,發汗藥須熱服以助藥力,而清熱中藥最好放涼后服用。
首先,不同的體質狀態有不同的“忌口”要求,例如身體肥胖而多痰者應少吃食肥肉、油膩、煎炸的食物;孕婦忌食狗肉、兔肉、雀肉、茄子、螃蟹等;產婦忌食杏子等。
其次,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忌口”要求,例如傷風感冒或小兒出疹未透時,不宜食用生冷、酸澀、油膩的食物;治療因氣滯而引起的胸悶、腹脹時,不宜食用豆類和白薯,因為這些食物容易引起脹氣;水腫病人宜少食食鹽;哮喘、過敏性皮炎病人,應少吃雞、羊、豬頭肉、魚、蝦、蟹等。又如患癰、瘡、腫、疥、痔瘡、高燒的病人,禁忌食用溫熱性的易誘發疾病的食物,如:羊肉、蝦、辣椒、帶魚、雞肉、狗肉、鹿肉等。
相關文章
-
警惕:老年人用藥有哪四忌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在平時的時候都會出現一些非常多的疾病的,出現了疾病的話都會選擇一些藥物,在治療身體當中的疾病
-
老人久坐腰痛如何自療!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在平時的時候經常喜歡坐著,那么老年人也是不喜歡活動的,經常坐著的話給我們的老年人的身體帶來的
-
老人腿痛可能是外周血管有病!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都會出現一些腿痛腿麻的這種現象的,那么你知道嗎?老年人腿痛腿麻有可能是一些什么樣的疾病而導致
-
老人用藥八項注意 !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都會出現一些高血糖的癥狀,高血糖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多的,那么高血糖不穩定的情況
-
哪些人不宜服用六味地黃丸?大家都知道六味地黃丸也是一個治療腎臟方面疾病的藥物,對于我們身體的保健的功效也是比較好,特別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服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