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做法對防曬于事無補
防曬霜、遮陽傘、墨鏡……隨著氣溫逐漸升高,防曬成為當下最熱門的話題,只要沾上“防曬”二字都尤其是。但是你是否知道如何高效能防曬?你是否懂得防曬霜怎么用?夏日防曬,你到底做了多少“無用功”?小編盤點夏日防曬傷的常見誤區,教你“高效能”防曬,杜絕皮膚曬傷。
【防曬傷無用功一:防曬霜直接涂臉上】
防曬霜是很多人夏季的必備品,外出時一定要涂抹防曬霜,但很多人使用防曬霜時存在一些誤區,而這有可能導致色斑的出現。
一定要記得在使用防曬霜前,首先要做好基礎保養,徹底清潔皮膚,之后一定要根據自己膚質涂一層底霜,比如隔離霜或乳液等。否則在太陽照射下,很容易長出色素斑,還會堵塞毛孔、阻礙皮膚的正常代謝。
【防曬傷無用功二:出門前提前涂抹防曬霜】
總有各種各樣的指導理論在告訴我們,出門前一定要提早涂抹防曬霜,否則沒有效果。
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個理論只適合針對化學性防曬霜罷了;瘜W性防曬霜的原理是它本身含有的化學成分與皮膚相結合,產生一定的化學作用,從而吸收了照在皮膚上的紫外線而不讓紫外線侵害皮膚的真皮層。所以化學性防曬品需要出門前提前涂抹。
而物理性防曬霜并不一定需要提前涂抹。因物理性防曬霜的原理是阻擋紫外線,例如含有氧化鋅、二氧化鈦等成分,它涂抹到臉上后非常均勻,象一面鏡子,太陽照射了之后,它就會折射過去,反射和散射紫外線,從而避免紫外線直接接觸皮膚。物理防曬品的優點是可以長時間反射紫外線,從而使皮膚得到保護。所以一旦涂上物理性防曬霜,就能夠起到阻擋的效果,并不用提前涂抹。
更何況,就算是在屋里也同樣有紫外線,所謂提前不提前,不過是相對于出門來說,本質上都沒有區別,如果真要提前,倒不如早晨一睜眼就涂上防曬霜了。
怎么識別化學性防曬霜與物理性防曬霜?
對于具體產品,如何辨別是物理防曬還是化學防曬呢?從大的分類來看,除特別說明為純物理防曬的產品外,各類防曬粉底液乳/霜、防曬粉餅等,也都是純物理防曬。而其它絕大多數的防曬霜、隔離霜都是化學防曬、或兼具物理與化學兩種防曬劑的;今年的新品中有的還添加了防曬以外的功效。另外,所有含防曬指數的面霜、乳液,也都是化學防曬的。
另一種分辨方式,當然是看成分了。物理防曬劑主要是二氧化鈦(TiO2)、氧化鋅(ZnO);化學防曬劑比較難記,這些化學名詞太煩,你以去“揣摩”產品說明書——通常物理防曬劑被描述為紫外線“防護屏”、“反射劑”、“光隔離成分”等,化學防曬劑則被描述為紫外線“吸收劑”、“過濾器”、“光線濾除劑”等。
【防曬傷無用功三:高防曬系數防曬霜一天只涂一次】
高防曬系數 ≠ 持久的高防護力
擔心曬黑、怕曬老,大家的防曬系數越用越高,問到目前最能吸引人購買防曬品的誘因,許多防曬霜都不諱言︰系數越高越賣。且身體的防曬品除了高系數,還得要兼具耐汗防水,但是高系數就等于高保護嗎?那倒不盡然,亞洲女性一直有高防曬系數等于高防護力的錯誤觀念,以為使用SPF系數高的產品就等于能延長肌膚曬傷的時間,因此不需要補擦?其實SPF系數越高是可以延長肌膚被曬紅的時間,但是不表示隔離紫外線的能力加倍,例如:SPF15就隔離紫外線而言,是能夠阻隔14/15的UVB,也就是93.3%,即使使用了SPF30的防曬品,也是阻隔約96.6%的UVB,嚴格說來差別不大,重點還是在于其他附加成分的配合,是否能同時抵御UVA的傷害,甚至是對曬后細胞與DNA的修復。人們認為高倍數的防曬霜能提供更長時間的保護。但是不管SPF是多少,每90分鐘你就要定時,足量的補涂。
-
如何成功地治療曬傷的皮膚曬傷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皮膚一旦長時間處于一種暴曬的狀態,就會出現曬傷的現象,對于患者來說是需要注意好好的護理的,曬傷
-
曬傷有哪些治療方法曬傷稱日光性皮炎,是皮膚長時間曝曬于日光下,受UVB(中波紫外線)過度照射后,人體皮膚發生的急性光毒性反應。臨床特征是在曝
-
日曬傷的中藥治療方法有哪些相信很多的曬傷患者在生活中出現,曬傷會給患者幸福造成威脅。日曬傷的中藥治療方法有哪些?
-
日曬傷后皮膚變白的方法曬傷對患者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因為曬傷患者有很多的異常表現,日曬傷后皮膚變白的方法?
-
維生素E對皮膚曬傷特別管用若曬傷的情況不太嚴重,不妨嘗試冷敷皮膚或進行冷水浴,然后再涂上較滋潤而不含刺激性物質的潤膚霜(最好含維他命e)。若皮膚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