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M常見的臨床表現
AVM常見的臨床表現有以下幾種:
1.出血:一般多發生于青年人。發病突然,常在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時發病。劇烈頭痛,伴嘔吐;神志可清醒,亦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甚至昏迷;可出現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癥狀,亦可有顱內壓增高征或偏癱及偏身感覺障礙等神經功能損害表現。如果是AVM腦淺表的血管破裂,則可引起蛛網膜下腔出血(SAH);如破裂的是較深的血管則引起腦內血腫;鄰近腦室或腦室內的AVM破裂常為腦內血腫伴有腦室內出血或僅腦室內出血。AVM出血多見于腦實質內的血管團血管破裂,引起腦內血腫的機會多。
因此,通常沒有顱內動脈瘤出血兇險。后者多位于腦底動脈環,破裂時血液充塞顱底蛛網膜下腔,引起嚴重的腦動脈痙攣。AVM第一次出血的病人80%~90%可以存活,而動脈瘤第一次出血時存活率只有50%~60%。AVM出血亦可反復發作,最多可達10余次。而且隨著出血次數增多,癥狀和體征加重,病情惡化。
綜合文獻資料,未破裂的AVM每年將有2%~4%的出血率,而破裂出血過的AVM第一年再出血的危險性約6%,第二年起每年亦有2%~4%再出血,與未破裂者相同。繼發于出血的年死亡率為1%,總死亡率10%~15%。永久性重殘率每年2%~3%。其中20%~30%由出血所致。由此可見,未出血的AVM與出過血的AVM對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均有潛在的或現實的危險,都要引起高度重視。
2.抽搐:約有一半以上病人癲癇發作,表現為大發作或局灶性發作。以額葉、頂葉及顳葉的AVM抽搐發病最多,尤其是大型、大量盜血的AVM患者。癲癇發作可為首發癥狀,也可發生于出血或伴有腦積水時。
3.頭痛:半數以上病人有長期頭痛史,類似偏頭痛,局限于一側,可自行緩解。出血時頭痛較平時劇烈,多伴嘔吐。
4.進行性神經功能障礙:主要為運動或感覺性功能障礙。常發生于較大的AVM。因大量腦盜血引起腦缺血發作,出現輕偏癱或肢體麻木。最初短暫性發作,隨著發作次數增多,癱瘓可加重并成為永久性。此外,腦內多次出血亦可引起神經功能損害加重。腦盜血所致長期缺血的腦組織隨著年齡增長,腦動脈廣泛硬化或血栓形成,腦萎縮的進展較正常人快,神經功能障礙進行性發展亦較快較重。
此外,巨大型尤其是涉及雙側額葉的AVM可伴有智力減退,癲癇及抗痢藥物亦可影響智力發育,或促使智力障礙的發展。較大的AVM涉及顱外或硬腦膜時病人自覺顱內有雜音。幕下的AVM,除SAH外,較少有其他癥狀,不易發現。
-
診斷腦血管畸形的哪三大步驟平時生活中很容易就會患上腦血管畸形,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腦血管畸形的預防,另外對腦血管畸形的發病原因有一定了解
-
診斷腦血管畸形的三大步驟是什么當患有腦血管畸形的時候,不要驚慌,只要積極了解腦血管畸形的發病原因,盡早對腦血管畸形進行科學的治療,一定可能順利康復的。
-
腦血管畸形的臨床表現與檢查腦血管畸形患者應該多多的了解腦血管畸形的治療方法,當患有腦血管畸形的時候,早發現早治療腦血管畸形,相信很快可以恢復健康的
-
腦血管畸形的檢查與診斷眾所周知,腦血管畸形會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不良影響,腦血管畸形還會引發一連串的并發癥。如果患有腦血管畸形,請積極對腦血管畸形
-
腦血管畸形臨床表現與檢查腦血管畸形是一種極易復發的外科疾病,患者在患有腦血管畸形時候,要對腦血管畸形的病狀盡可能多的了解,一旦有腦血管畸形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