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癥出現后的癥狀表現
生活中引起尿崩癥的原因有很多,此病的出現讓好多患者陷入了痛苦中,對他們的身體傷害嚴重,尿崩癥出現后的癥狀也很多的,癥狀越多帶給患者的傷害就越大,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些尿崩癥出現后的癥狀表現吧。
尿崩癥有什么癥狀表現
主訴:大多數患者均有多尿、煩渴、多飲。兒童由于煩渴、多飲、多尿可影響學習和睡眠,出現少汗、皮膚干燥蒼白、精神不振、食欲低下、體重不增、生長緩慢等癥狀。如充分飲水,一般情況正常,無明顯體征。
臨床表現:
(一)主要表現
1.尿崩癥是一種以低滲量多尿為特征的臨床綜合征,其顯著癥狀就是多尿,患者飲水多(可大于3000ml/m2),尿量可達每24小時2.5~20L,甚至更多,有報道稱有達40 I/d者。
2.尿密度比較固定,尿比重低且固定。呈持續低密度尿,尿密度小于1.006。尿滲透壓多數<200mmol/L。
3.起病緩慢,少數驟然起病,出現煩渴、多飲,且喜冷飲。
(二)次要表現
1.部分患者出現失水、皮膚干燥、心悸。可有汗液及唾液減少,伴便秘、乏力、頭痛、頭暈、焦慮、失眠、煩躁、記憶力減退、消瘦,嚴重者可有電解質紊亂,視力下降。
2.遺傳性尿崩癥者常于幼年起病,因渴覺中樞發育不全,可引起嚴重脫水和高鈉血癥,常危及生命。
3.腫瘤和顱腦外傷及手術累及渴覺中樞時,除了定位癥狀外,也可出現高鈉血癥。嚴重高鈉血癥表現為譫妄、痙攣、嘔吐等。
4.當尿崩癥合并腺垂體功能不全時,尿崩癥癥狀會減輕,糖(鹽)皮質激素替代治療后癥狀再現或加重。
引起尿崩癥的原因
尿崩癥有多種病因。其一為下丘腦功能失常和抗利尿激素產生減少。其二是垂體無法將激素釋放入血。其他還有:下丘腦或垂體手術損傷,顱腦外傷,尤其是顱底骨折,腫瘤,結節病或結核病,腦動脈瘤或動脈阻塞導致腦炎或腦膜炎及少見的組織細胞增多癥(漢-許-克氏綜合征)。AVP是由下丘腦視上核和室旁核神經細胞合成的一種9肽,其編碼基因位于20p130 AVP的分泌受很多因素影響,其中最重要的是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和血容量。位于下丘腦視上核和渴覺中樞附近的滲透壓感受器同時控制著AVP的分泌和飲水行為,正常人血漿滲透壓為280~290mmol/L,波動范圍為±1.8%。可分為三類:
1.特發性;因下丘腦視上核或室旁核神經元發育不全或退行性病變所致。多數為散發,部分患兒與自身免疫反應有關。
2.器質性(繼發性);任何侵犯下丘腦、垂體柄或垂體后葉的病變都可導致尿崩癥狀發生。
(1)腫瘤:約1/3以上患兒由顱內腫瘤所致,常見有顱咽管瘤、視神經膠質瘤、松果體瘤等。
(2)損傷:如顱腦外傷(特別是顱底骨折)、手術損傷(尤其下丘腦或垂體部位手術)、產傷等。
(3)感染:少數患兒是由于顱內感染、弓形蟲病和放線菌病等所致。
(4)其他:如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癥或白血病細胞浸潤等。
3.家族性(遺傳性);極少數是由于編碼AVP的基因或編碼運載蛋白Ⅱ的基因突變所造成,為常染色體顯性或隱性遺傳。如同時伴有糖尿病、視神經萎縮和耳聾者,即為DID-MOAD綜合征,是由于4p16的wfs1基因多個核苷酸變異所致。
4.腎性尿崩;腎臟對正常或高于正常的ADH耐受性增高,導致過多水及電解質自腎臟丟失,有先天性或后天性兩類。
尿崩癥出現后的癥狀表現就是以上介紹的這些了,我們應當多去了解有關尿崩癥的所有知識,在生活中作品好此病的預防工作,才能減低了它的發病率,也就較少了此病對我們身體的更多傷害,出現以上的尿崩癥的癥狀后請正確的治療。
-
了解尿崩癥的主要癥狀雖然說尿崩癥在我們的生活中并不是特別的常見,但是我們的身邊總有個別的人會患上這種疾病,所以大家在生活中也是應該要對這種疾
-
講解尿崩癥患者的癥狀在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泌尿系統疾病也是比較頻發的,對于成年男性朋友們來說,尿崩癥是最為容易患上的一種疾病,并且發病期間的癥
-
了解尿崩癥的護理方法對于人們來說,尿崩癥這種疾病的出現幾率還是非常大的,因為這是我們生活中一種常見的疾病,患有這種疾病之后,患者應該要注意平
-
尿崩癥的患者如何進行護理大多數患有尿崩癥的患者在患上這種疾病之后,都會出現頻繁的口渴現象,這也就使得患者在生活中會經常性地喝水,但是這種情況往往
-
尿崩癥出現后的癥狀表現生活中引起尿崩癥的原因有很多,此病的出現讓好多患者陷入了痛苦中,對他們的身體傷害嚴重,尿崩癥出現后的癥狀也很多的,癥狀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