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網蟲 克服“晚睡強迫癥”
對于白領階層來說,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生活,讓他們的私生活集中在了傍晚和深夜。而長期將生活重心放在夜晚的他們,久而久之生物鐘就形成了不正常的規律。
私人生活從下班才開始,無視疲憊的身體,還要繼續熬夜打游戲、上網、看書、看電影、聚會……沒什么事可做時卻不愿睡覺,非要熬到凌晨一兩點才上床,這正是“晚睡強迫癥”的典型表現。近日,某健康論壇上一項名為“你有沒有晚睡強迫癥”的網絡調查,數千名網友參與調查,根據列出的多項“癥狀”,其中七成人選擇“有”。
“晚上回家后,困倦感就變成了亢奮,開始上網,或者看小說或電影。”“打游戲總想著‘下一局就是最后一局’;看連續劇想著‘看完這集就睡覺’,結果每次都食言。”這幾項提法得到大多數職場人士的認可,紛紛表示自己經常有這樣的經歷。
癥狀一:白天忙工作 晚上忙放松
在某機關單位上班的龍江(化名)念大學的時候就是游戲迷,上班后每天能玩游戲的時間少了許多,因此他總覺得下班后時間是自己的,應該好好放松才對得起自己。于是,下班回家后,他會玩游戲到凌晨一兩點,天亮了還是按時起床上班,帶著布滿血絲的眼睛,哈欠連天地走進辦公室,然后不斷喝咖啡、濃茶或者抽煙提神。
癥狀二:零點前無精打采 零點后生龍活虎
從事文字工作的小東在午夜零點前做什么都沒有興致,但為了即將到來的興奮時段不得不強迫自己別睡覺。過了最困的時候,他的精神又來了,看書、寫文章、和同樣有晚睡習慣的朋友聊天,忙得不亦樂乎。他已經習慣了把正經事拖到晚上來做,這個習慣沒少給他添麻煩,白天上班滿臉倦容、注意力無法集中;工作不拖到最后一刻做不出來,萬一有特殊情況就手忙腳亂……每當碰到這些情況,他都會為自己睡得太晚、沒有早點完成工作而后悔,可第二天又會不受控制地向深夜靠攏。
癥狀三:“夜貓”習性吞噬都市人的健康
采訪中,記者發現,以上幾類情況幾乎已經成為許多年輕人的通病,工作所迫、生活習慣所致、緩解壓力的需要、打發時間等,是他們保持晚睡習慣的主要理由。
專家介紹,將熬夜當做習以為常的事情,非要等到身體勞累得不行才戀戀不舍地進入夢鄉的狀況,其實是一種強迫癥的體現。從健康的角度講害處頗多。不規律的睡眠以及壓力會導致人的免疫力下降、內分泌失調,讓人容易被感冒、胃腸感染、過敏等自律神經失調癥狀找上身;長期熬夜還會導致失眠、健忘、易怒、焦慮不安等神經、精神癥狀。
造成“晚睡強迫癥”通常有兩種原因。一是對白天生活的無聲抗議。晚睡族往往是白天勞累了一天,壓力很大,到了晚上需要依靠亢奮去除心理上的疲憊才能入睡。這類人多會沉溺在網絡上,觀看網絡視頻、泡論壇、聊天、流連夜店,或是在快節奏的強勁音樂中疏散壓力;二是對睡眠的認識形成了習慣性誤區。強迫性晚睡與失眠有本質區別。失眠是想睡睡不著,強迫性晚睡則是逼著自己保持清醒。通常情況下,強迫性晚睡者并非被生理逼迫而是一種心理需要。做事情一定要等到夜深人靜時,比如收拾房間、看雜志、寫文章等。
對此,專家認為,下班后可安排一些健康的運動來釋放壓力,讓身體和心理同時渴望睡眠,逐漸養成早睡的習慣。因工作需要被迫形成晚睡習慣的人,實際上是由于壓力太大而形成了焦躁情緒,應該學會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時間,盡量不要把工作帶到家里來,同時放松心情,正視壓力。
人們在忙綠的工作之后,總會選擇各種各樣的方式放松自己,但大部分人在下班之后會覺得極度疲倦,而選擇在家里宅著,通過網絡獲取各種信息,而忽略通過運動的方式放松自己,活動自己在工作中的疲憊身體。希望白領們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在下班后不要只顧著做網蟲。
-
美國人扔掉手機去靜坐我們都知道現在的科技發展也是越來越快了,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是習慣性的,每天都在玩手機,而且有的人真的是無時無刻不在玩手
-
工作壓力大怎么辦?其實一般在生活中壓力比較大,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我們的心理方面出現一些疾病,而且嚴重的心理疾病也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的,
-
緩解心理壓力有哪幾招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存在多多少少的一些壓力的,不管是工作方面的或者身體方面,心理方面肯定會壓到我們的身體喘不過氣
-
怎樣放松心情緩解壓力我們都知道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而且對一些白領朋友們,如果是經常在辦公室里面坐著,肯定會避免不了一些壓力比較大的現象,
-
解壓莫飲酒 緩解壓力有三法壓力比較大,我們大家都知道壓力比較大,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盡快的應該要想辦法去緩解壓力,因為在生活中可能會有一些經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