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解決工作壓力
壓力,存在于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對于現代人來說,如果無法承受壓力,這無疑是可悲的。如何與壓力相處,這是現代人的一項必備技能,如何擺脫壓力,更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能。
當心壓力悄悄找上門
孫老師任職于某所大學,平日認真于教學與研究,剛滿四十歲的他就順利通過學校的升等評鑒。某日下午,剛剛結束實驗室的工作正走在校園的他,突然感到胸口一陣劇烈的疼痛以及呼吸困難,由于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經驗,他幾乎無法站立,于是趕緊扶著旁邊的欄桿才勉強不致跌倒。望著蔚藍的天空與經過身邊的年輕學生的模糊身影,孫老師以為自己就將如此死去…
幸好過了約五分鐘左右,剛剛那些癥狀逐漸消失,他這才逐漸恢復力氣慢慢走回自己的車上。隔天,孫老師立刻到醫院作了全身健檢,檢驗報告出來后,醫生告訴他除了壓力賀爾蒙偏高外,其余一切正常。而那天下午侵襲他的怪病可能是‘恐慌癥’!醫生除了開給他有助穩定情緒的藥物外,還要求他與心理師配合,進行認知行為治療。幾次心理治療下來后,孫老師清楚地了解了自己要求完美的個性以及過多的研究與教學工作,都是導致他這次差點被壓力擊敗的關鍵原因。透過與心理師的配合與治療,孫老師逐漸學會如何向完美主義說‘不’,并學習有效的放松技巧。三個月后,他自己與家人都感受到他的改變:一個更快樂的人。
教師的360度壓力
各級學校的教師雖然教導的學生對象年齡有別,但仍普遍面臨極為類似的壓力來源。從教育政策改變、家長要求以及教學與研究壓力…等,教師們面對的是全方位的壓力來源。
從上而下的壓力:評鑒項目太多以及政府教育當局所制定的政策經常改變(例如教科書一綱多本、體罰),除了經常讓教師們感到無所從之外,也使這份工作的社會地位與受尊重的程度不如以往。
從下而上的壓力:E世代的學生從小成長在網際資訊時代,吸收知識的速度快、角度廣,無形之中帶給教師們‘時間不夠用’的壓力。平行而來的壓力:許多教師除了教學與研究工作之外,仍需兼任學校行政事務,因此往往有‘瑣碎事務太多’的困擾。另外,少子化的結果也讓許多學生家長對于自己的兒女更加保護,相形之下教師們面對學生以及家長時更須戰戰兢兢。許多教職‘僧多粥少’,想要獲得理想的職位,更得與成千上萬的同儕教師們競爭,壓力極大。
將壓力變點心 曾經有一位高中英文老師,因為工作壓力過大導致焦慮癥而接受心理咨商。在咨商的過程中,這位英文老師和心理醫生很成功地一起檢視導致他壓力過大的工作價值觀與人格特質,但整個咨商的關鍵轉捩點,是當有一次英文老師告訴心理醫生一件事情。這位個案說:“我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如果把‘壓力’(stressed)這個英文字反過來寫,竟然就變成‘點心’(desserts)了呢。可見如果碰到壓力時能夠換個角度思考,可能就會有一種全新的感受!”
實在非常佩服這位個案舉一反三的創意!他確實真正了解‘壓力管理’的一項重要原則,那就是:造成壓力的通常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事件所采取的反應。例如,一個月后甲乙兩人必須通過一項考試,而這項考試的錄取率有百分之五十。客觀來說考試本身并非特別困難,因為平均每兩個人就有一人能通過。
甲君于是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后,很快地擬定讀書計畫,每天照著計畫實行,于是很順利地通過考試。乙君得知這個消息后,整天憂心自己可能就是那個考不過的二分之一,直到考前一個禮拜,才匆匆忙忙地買了參考書每天熬夜抱佛腳,結果最后以些微分數落榜。看出來這兩人面對壓力最大的差異嗎?就是他們面對壓力時所采取的‘反應’不同!
作為現代人,一定要學會如何面對壓力,如何解決壓力,否則你會覺得在生活工作中“寸步難行”,亦或是毫無動力。
-
美國人扔掉手機去靜坐我們都知道現在的科技發展也是越來越快了,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是習慣性的,每天都在玩手機,而且有的人真的是無時無刻不在玩手
-
工作壓力大怎么辦?其實一般在生活中壓力比較大,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我們的心理方面出現一些疾病,而且嚴重的心理疾病也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的,
-
緩解心理壓力有哪幾招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存在多多少少的一些壓力的,不管是工作方面的或者身體方面,心理方面肯定會壓到我們的身體喘不過氣
-
怎樣放松心情緩解壓力我們都知道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而且對一些白領朋友們,如果是經常在辦公室里面坐著,肯定會避免不了一些壓力比較大的現象,
-
解壓莫飲酒 緩解壓力有三法壓力比較大,我們大家都知道壓力比較大,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盡快的應該要想辦法去緩解壓力,因為在生活中可能會有一些經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