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玩伴 寒假催生城市“宅娃”
宅男,宅女早已被人們所熟知。然而“宅”卻早已不僅僅只屬于80后的男女了。不經意間,城市里冒出了一批“宅娃”,悄然加入了“宅”一族。所謂宅娃,就是指成天待在家里不出門,每天的生活只是上網、看電視、看書,或是自己跟自己玩,幾乎沒有伙伴的小孩子,“宅娃”主要以城市兒童為主,集中在小學高年級、初中及部分高中生當中。
寒假待在家里哪都不想去
眼看寒假要結束了,家住西固區的李先生卻犯愁了。“整整一個寒假兒子都窩在家中不愿意出門,也不出去和小伙伴們玩耍。每天從早到晚待在家中,看電視、看書,或者拿些玩具自己玩。他已沉迷于這種生活方式了,不想出門、不想上學、不愿意與同齡人交往。我真怕這樣下去他會得病,開學后會不習慣學校的生活。”
李先生14歲的兒子李強對于每天貓在家中的生活給出了這樣的解釋。他告訴記者:“寒假作業很多,作業計劃表上密密麻麻都排滿了每天要完成的作業。每天做完功課,幾乎沒有什么時間了。再說,寒假也沒什么可玩的。平時在學校有許多的同學可以玩耍,可是放假后,很多同學都在家中做作業,忙著上補習班,自己沒有什么玩伴,所以只能貓在家中了。”
過年玩游戲不愿走親戚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城關區白銀路的王女士家中采訪,見到了她上五年級的兒子楊煊(化名)。電腦桌前,才11歲的他鼻梁上就掛了副厚重的眼鏡,鏡片后一雙天真的眼神多了分這個年齡段孩子少有的成熟感。看到有人進房間他頭也不回,眼睛直直地盯著電腦屏幕不停地點動著鼠標。記者注意到他正在QQ農場“偷菜”。
王女士告訴記者,今年寒假,為了讓孩子多些時間休息,所以沒有給楊煊安排補課,他的時間很寬余。可是楊煊卻整天待在家中不愿出門,在家已經“宅”上癮了。大年初二王女士照例準備帶著楊煊去娘家拜年,不料楊煊很不情愿,“能不能不去,我在家里打個電話拜年”。楊煊說,“或者發個電子賀卡,跑那么遠拜年沒意思。”“如果不是我逼著他出去,他一個寒假可以不出門,雖然最后終于被我說動去了外婆家,可是他一進屋就跑去上網去了。整天吃飯、睡覺、看書、上網、看電視都在家里,我真擔心這樣下去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王女士擔憂地說道。 專家觀點
“宅”在家中會影響孩子身心健康
昨日下午,記者就“宅娃”現象采訪了甘肅怡欣心理咨詢中心的心理咨詢師孫亞麗。孫亞麗說:“寒假以來有不少家長就“宅娃”現象進行咨詢,主要是以城市兒童為主的小學高年級、初中及部分高中生”。孫亞麗認為這些孩子寒暑假總是在家里,好幾天不出門。長期“宅”在家里,對身心發展極為不利。看電視、上網太多,會使近視加劇。長期貓在家里不外出運動,會導致孩子因光照不足而缺鈣,運動技能下降。
還有一個容易被家長忽略的問題,那就是長期呆在家里會對孩子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孩子們習慣了在電視和虛擬網絡中尋找精神依托和成就感,那他們就會越陷越深,逐漸逃避現實世界。而且長時間獨處容易讓孩子形成孤僻的性格,社交能力變差,不愿意與人溝通,這對孩子適應社會,甚至對升學就業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專家建議
找伙伴玩游戲報興趣愛好班
孫亞麗建議家長應注意不要讓孩子養成“宅”的習慣,盡量鼓勵孩子多參加戶外運動、多與同學交流,避免孩子從思想上過度依靠電子游戲、電視等自娛自樂,導致性格孤僻。找伙伴玩戶外游戲;報興趣愛好班,盡可能讓孩子外出。此外,要保證孩子每天的飲食規律,合理安排孩子假期作息時間,帶孩子外出鍛煉,幫助孩子脫離“宅生活”。如果孩子“宅”在家里的情況較為嚴重,已產生了一定的身心問題,就應該及時到醫院或心理咨詢機構尋求幫助。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