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孩子“被精神病
在心理咨詢接待中,經常接觸因為孩子或是當事人莫名的行為而認為異常送進精神病院,在遇到負責的醫生可能會對孩子和當事人做個詳細的診斷,但更多的精神醫生會根據家人的描述直接把孩子或當事人確診,要么住院要么就是開藥,讓很多無辜的所謂的病人倍受煎熬,當然作為家人也是受到很多的刺激和無奈,我們沒有理由說醫生誤診,也不能說醫院怎么樣,重要的是作為病人的監護人,在孩子和親人出現異常時,為什么不能多一些了解呢?
昨天來我們工作室咨詢的一個13歲的孩子,因為在學校行為出現異常,以前很是活潑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原因開學一直悶悶不樂,言行舉止與以前出現很大差異,上課有時一直心不在焉,與同學也沒有多少交流,老師發覺后與家人聯系,在沒有問孩子是怎么回事的情況下,直接把孩子塞進車,在孩子喊著“我沒有病,我真的什么也沒有”的掙扎中送進當地的一家專科醫院,在做過檢查說是抑郁癥,然后就是辦理了住院打針,見孩子一直沒有好轉,因為吃藥和打針,孩子身體出現浮腫,病情有所加重,只是情緒有所改變,在朋友的介紹下來我們心理咨詢工作室。經過溝通了解,孩子因為在班里喜歡一個男孩,特別是在同學開玩笑下,讓彼此不好意思接觸,也是一個孩子在青春期懵懂的情況產生的一些情形,用孩子的話說,一直就是在想怎么樣才能讓男孩走進自己的心,自己一定會很賢惠,做一個懂事的女孩,但因為彼此家庭差距很大,讓自己不敢有所奢望,所以每天就是想,這樣的事情又不能對家人說----------這就是一個被診斷“抑郁癥”的孩子,現在在同學眼里都知道她有精神病已經住院,可以想象,作為一個13歲的孩子又怎能承受如此的打擊和心理壓力,當然還有家人在茫然無措,在等孩子有所好轉,用爸爸的話說,什么迷信或是道聽途說的法子都會嘗試,其中的心酸和無奈也是可以理解的。
一個本來很無辜很陽光的孩子,因為一次成長中必然要經歷的也是每個人都會擁有的情緒,只是有的人會不在意,有的人會很快調整好,有的人需要時間,當然有的人需要借助家人和心理醫生的幫助,但不論怎樣,作為過來人,特別是作為家人和老師,在孩子出現問題時,是否能夠靜下心慎重考慮,而不是因為孩子突然的變化讓自己“被精神病”,需要多一些時間去理解和懂得孩子,而不是只看到孩子的表象就認為孩子就是了,因為在醫院很多醫生都是聽家人怎么說,多是用家人的說法作為診斷,特別是心理方面的問題,所謂的一些檢查只能是輔助,如果對當事人不能詳細的了解和擁有耐心去理解,根據家人的描述做出診斷也是理所當然,記得在咨詢中也是接觸很多這樣的個案,不只是孩子,作為成人也是一樣,兩人因為情感問題鬧得不可開交,老公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想法,居然到醫院給老婆辦理的住院手續,醫院來人直接把人給帶走了,就這樣在醫院住了3個月,類似的事情相信每個人身邊都會出現,問題是我們如何面對和接受,真的需要當事人用心考慮,而不要因為自己的想當然或是聽別人怎么說就急于確診,在事情發生后盡可能多找一些專業的人士診斷,特別的心理方面的因素,更需要慎重,心病還需心藥醫,這是根本,即使藥物再怎么好用,最終還是需要用心來打開當事人的心結,藥物只能緩解暫時的情緒,而不要因為自己的理智而延誤最佳診斷時間,因為你的選擇可能會傷害一個人,也會因為你的選擇及時讓自己親人盡快走出自己的困境。
在孩子或家人出現異常,能夠及時尋求專業人士幫助,而不要稀里糊涂因為自己的無奈再次給與彼此刺激和折磨,愛可以化解彼此隔閡,不論是怎樣的病情,相信擁有愛,一定會減輕和幫助對方盡快好轉,而不要一味追求所謂的名醫專家而延誤時間,多一些溝通和相處,多一些理解和寬容,能夠聽聽對方的心聲,你會發現對方的狀況不會是你想象的那么嚴重,學會愛,懂得去愛,用愛去呵護家人,相信自己的付出一定感動對方,相信自己,愛一定可以讓孩子盡快陽光自信起來,重要的是自己的愛是否行動了呢?而不要真正等對方“被精神病”了才明白,這才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