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小孩學習時保持集中力?
大多數小孩一生下來精力就非常充沛和活躍,他們經常都在尋找新鮮和刺激的事物來體驗,這種高度的良性精力雖然能夠讓他們學習,但如何讓他們保持集中力呢?
不妨一起來聽聽智能開發心理學家吳志良的意見。
現代的父母了解教育和學習對小孩的成長是很重要的。心理學家強調,小孩在首6年的成長過程中具備過人的吸收和處理資訊的潛能,因此,更多父母將時間用在陪伴小孩一起參加學習活動如閱讀、書寫、唱歌和繪畫上。
由于小孩保持集中力的時間有限,因此許多和我交談的父母與我分享了他們在教導小孩時所面對的困境。一名母親告訴我,她5歲大的兒子只在短促的10分鐘后就會對閱讀和書寫失去了興趣。另外一名母親告訴我他4歲大的女兒不能靜坐超過5分鐘來聽她講故事。可是居然能夠花許多個小時靜靜地坐在那里觀賞電視卡通節目。
我一開始就想說明,一名2至6歲的小孩,他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大多數小孩一生下來精力就非常充沛和活躍,他們經常都在尋找新鮮和刺激的事物來體驗,這種高度的良性精力雖然能夠讓他們學習,但如果學習過程不引人入勝或令人不感興趣時也會很快地使他們感到厭倦。
以下是一部分父母所應該執行的任務,借此幫助小孩在學習時保持他們的集中力:第一,適當的學習時機
選擇一段小孩處在最機警和隨時準備吸收資訊的時刻。大多數小孩會在早上9時至11時,下午5時過后或晚上保持最機警的狀態。當然,每個小孩都有本身獨特的頻率或節奏,父母應該留心觀察小孩最機警和活躍的時刻。這里有個重要的原則,就是嘗試不要在小孩疲倦或打瞌睡時教導小孩一些新的或具挑戰性的知識。第二,學習過程須保持簡短和有趣
讓學習活動保持簡短和輕松有趣。給5歲以下的小孩學習的時間不應該超過30分鐘;至于5至6歲大的小孩也不應該超過40分鐘。
當涉及艱難的作業時,父母應該留意課程的時間。例如當小孩首次學習寫字或首次學習閱讀字母時,我們必須體諒他們要動用很多腦力來吸收這種新的資訊。因此,簡短和有趣的學習課程將會比冗長乏味的課程更加有效,因為后者最終將使小孩感到疲倦。
一部分父母強調應該訓練小孩去盡量發揮他們的集中力,以準備讓他們能夠接受長達4至5個小時的學校課程。我們必須知道,學校的上課時間也分成每40分鐘一堂課。換句話說,小孩并沒有在超過40分鐘的時段內學習同樣的一門功課。
可是,我們可以或應該逐漸地延長小孩的集中力。我們可以給2至3歲的小孩從一個很簡短的學習課程開始(如少過20分鐘),然后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慢慢地延長。第三,讓孩子的學習課程保持互動性
讓小孩保持集中力的要訣是確保他們參與并使他們成為積極而非消極的學習者。一名小孩應該通過實踐來學習(積極學習)而不只是聽課(消極學習)。一項好的課程將會涉及講、聽、畫、制作和許多活動的空間。
大部分的書店售賣各種有關學習活動的高水準書籍,父母可以用來作為家庭中學習的課程。這些書本分成個別的課程,每個課程包含了許多學習活動,由書寫至講故事,甚至包括演藝。當學習變得活躍和有趣時,我們便不再需要刻意去保持小孩的集中力,因為他們的注意力將自動地被吸引了。第四,限制看電視節目的時間
許多智能開發心理學家不鼓勵父母讓3歲以下的小孩看電視節目,這場爭論性的課題仍然僵持不下,因為有些教育學家卻認為電視節目能幫助小孩在短促的時間內接觸到許多資訊和語言,其他教育學家卻認為這樣會培養出不會動腦筋和傾向于被動性的小孩。
本人在此要建議的是,父母應該限制6歲以下小孩看電視節目的時間,每天最好不要超過90分鐘。在某種程度上,電視節目的確助長了一種更加消極的學習方式,這使身為教師和父母難于應付。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