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前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從一歲開始調整作息 借數數感受時間流逝
一個好的習慣往往能令人終身受益。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良好的時間觀念與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如何才能培養出孩子的時間意識呢?我們來聽聽馬來西亞的專家們怎么說。
馬來西亞《光華日報》日前刊登了一篇題為《如何培養幼兒時間觀念》的文章,文章指出,“時間”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概念,很難通過解釋說明的方式,讓孩子了解到它的意義。并且,對嬰兒來說,教他們認時鐘也很不現實。
因此,應該通過培養孩子有規律的生活,將時間概念以非常自然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讓吃飯、睡覺,都變成培養時間觀念的一個環節。
育兒專家強調,培養孩子良好的時間觀念,3歲以前是關鍵。
2歲前:以活動區分時間段
出生沒多久的孩子,吃、喝、拉、撒、睡,都是跟著感覺走,餓了就要喝奶,困了就要睡,時間概念相當混亂。在這個階段,不必刻意調整他的作息,盡量滿足其需要。
而到孩子一個月大時,他就能自然按照家長安排的生活,產生初步的時間觀念,形成按時睡眠,按時吃奶的正常“生物鐘”。
等到1歲左右,孩子的睡眠時間逐漸減少,生活中除了吃、睡,還多了活動的時間。這時,家長就要著手調整他的作息了。比如固定白天玩耍、睡午覺的時間;晚上則陪他進行較安靜的活動,作為睡眠前的暗示。
父母還可以指示孩子用動作和語言來培養時間觀念。例如,每天早上,孩子會爬起來要求穿衣;隨后指著毛巾要洗臉、洗手。慢慢地,孩子會逐步形成“運動定型”,以后就能養成做事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花園寶寶 90后媽媽 婆媳大戰丑孩子 強化批評權 富二代 喊回家吃飯 兒童性早熟張藝謀女兒考清華秘訣 模仿癮 劫人質救母 另類教育 寄養兒童 體罰 網癮 潛規則 校園暴力 蒙氏講堂 性別歧視 達人采訪 5級天賦 記憶力 快速識字 理財能力好性格自信心開學不適應癥藝術潛能“五心”教育 排骨做法 早餐食譜 預防感冒 張柏芝 甲流 小兒推拿 男性不育 女性不孕 孕期出軌 乙肝懷孕 防輻射孕婦裝 專業早教老師 百家訪談 暢銷書籍連載
2―3歲:用數數感受時間流逝
兩歲到兩歲半的孩子已經有了“數數”的能力,父母可利用數字,讓他們了解時間流逝的感覺。比如,可以把“等一下”這樣的抽象概念換成從1數到100。在捉迷藏時,請他數到20再睜開眼睛,讓他了解時間如何在1、2、3……的數數中度過。
隨著孩子能力的逐漸增強,孩子會感覺到時間其實就是由一段段事件組成的,而且,它會在事件的進展過程中流逝。
此時,家長還應該讓孩子接受“時間刺激”。可教他撥時鐘指針,并告訴他,當指針轉到某一位置時,就表示該進行某些活動了。畫畫、玩玩具、做游戲等都要按時進行,按時結束,以養成孩子守時、惜時的好習慣。
3―4歲:認識時間詞匯,使時間具體化
這一階段的重點是將生活中的具體行為和時間結合在一起,幫助孩子認識時間詞匯。生活中可以增加早上起床要喝牛奶、天黑時要睡覺等對話,通過日常生活瑣事,加強他對白天、中午和夜晚的印象。
5歲至學齡前:簡單了解“過去”和“未來”
“過去”和“未來”看起來抽象,但只要善用輔助教材,就能讓孩子簡單了解,什么是“過去”,什么是“未來”。
家長可以利用故事書中事件的進展來講解時間。起初,最好選用時間跨度較小,與日常生活作息密切相關的故事,如小熊的一天等。之后根據孩子的反應,再講較復雜的故事,進而帶入“未來”的時間概念,讓他知道“未來”和“馬上實現”是截然不同的。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