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不當易致兒童的'心病'
誤區:只有一個孩子,給他最好的
分析:過分驕縱,小孩“脾氣大”
小綜的行為就極具攻擊性。“攻擊性行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幼兒階段主要表現為吵鬧、惹是生非,是一種身體上的攻擊;稍大一些的孩子更多的是采用語言攻擊,謾罵、詆毀,故意給對方造成心理傷害。他們口中常說諸如‘不喜歡這個’、‘不跟你好了’、‘煩死了’等”。
謝海燕指出,攻擊性行為形成的關鍵期是嬰幼兒階段,“父母脾氣暴躁,當孩子的行為令其不滿意時,訓斥、打罵,為孩子樹立了攻擊性行為的模型,形成了攻擊意識。在溺愛嬌慣縱容孩子的環境中生長的孩子常表現出任性、蠻橫、不講理。家庭成員教育態度的不一致并將分歧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如孩子犯錯時,有批評、有訓斥、有體罰的、也有哄騙的,孩子與大人意見相左無法侍從,極易產生強烈的攻擊意識,稍不如意就以‘攻擊’的手段來發泄不滿情緒,甚至發展到以攻擊他人為樂趣的地步”。
誤區:“嚇一下,小孩就聽話”
分析:恐嚇教育,孩子易焦慮
今年8歲的芊芊一直有“肚子疼”的毛病,且經常在早晨上學前“發作”,醫生檢查后診斷,肚子疼是假的,由于恐懼上學而患上了焦慮癥才是真的。
“小孩子不愿離開父母是正常的心理反應,但隨著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心智的成熟,應該逐漸形成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謝海燕分析,較焦慮的孩子一方面是先天素質、個性的因素,另一方面也與家長的言行有關。
她指出,兒童焦慮癥常見是分離焦慮,多發病于學齡前期,主要表現為兒童與親人分離時產生的焦慮反應。由于焦慮中的孩子會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尋找親人上。他們可以表現出不吃、不喝、不玩,還會引起孩子生理上的應激反應,長時間焦慮,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這些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發燒、肚子疼等等。
誤區:“不打不成才?”
分析:以打代教,孩子“愛說謊”
6歲的花花很喜歡說話,坐著幾分鐘就自言自語地說個不停,有時媽媽在看電視,身邊的她仍然說個不停。更嚴重的是,今年開始,花花越來越喜歡說謊,一會兒說同學欺負了她,一會兒又說自己考了100分。
“有些家長忙于工作,忽視了孩子需要關心的要求,當孩子一次偶然的說謊或者眨眼后,家長注意了,關心了,就可能在孩子心里產生影響。”謝海燕表示,有些家長習慣以打代教,一發現孩子說謊就是一頓痛打,這不利于孩子的身心發展,甚至會令孩子不斷“改進”說謊技術來對付家長的打罵。
專家有SAY
家長期望“過高”“過低”都不當
“成人存在的心理問題多是在童年引起的,兒童的心理問題應當引起重視”。謝海燕表示,“造成兒童壓力引起心理疾病的情況主要是由家庭原因決定的。”
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謝海燕分析,一種情況存在于放縱型家庭,家人對孩子過度溺愛,孩子習慣索取,不懂得奉獻。一旦進入學習氛圍,在學校嚴格的教育方式下,容易形成焦慮、偏執、脾氣暴躁等心理問題。還有一種情況是專制型家庭,家長對孩子要求過于嚴格,孩子容易形成自卑、膽怯、回避的性格,成長過程中,在學習的壓力下,容易形成心理疾病。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