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善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由于三四歲的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他們有越來越大的主觀能動性,對成人的指揮和安排表現出更大的選擇性。
因此常常表現出任性,不聽話,你叫他這樣,他非不這樣,開始“鬧獨立”,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為逆反心理,是一種心理特點,不必奇怪。如果父母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上不恰當,可能加劇逆反心理的現象,諸如:
1.家長式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管教孩子時往往是不許這樣不許那樣;有的父母望子成龍心切,要孩子學這學那,如果孩子不感興趣,不想學,父母就擺出一副長輩的架勢,于是容易產生與孩子情緒上的對立。
2. 嘮叨式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喜歡整天對孩子嘮嘮叨叨,這個要這么做,那個要那么做;這也不對那也不是,總是沒完沒了地嘀咕,這種“敲木魚”式的教育最終導致孩子厭煩而產生逆反心理。
3.漠不關心的教育方式: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強,什么都要問個明白探個究竟,這里摸摸那里碰碰,有時電插座、煤氣開關也是他們探究的對象,一點不懂其危險性,有時好好的玩具也要拆開來看看,甚至會損壞貴重的家用電器。如果此時父母僅是簡單、粗暴地說不許或不予理睬,就會引起孩子的不滿而產生逆反心理。
做父母的應尊重幼兒心理發育的規律,掌握幼兒心理學知識,改進自己對幼兒的教育方式和態度。
首先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把他當作朋友平等對待,嘮叨、打罵都會使孩子把你的話當耳旁風,心理上也會產生反感。
其次要冷靜分析孩子出現逆反心理的原因,如果是成人方面的原因,就應注意改進,成人應言而有信;如果是孩子無理取鬧,則可采取冷處理的方法,對其逆反行為不予理睬,事后再進行教育、誘導,說明利害關系,千萬不要“犟過孩子頭”而火上澆油,把事情搞得更糟。
還可利用孩子爭強好勝的心理使孩子服從正確的教育。例如孩子在外面玩,明明走得動卻不肯自己走路,一定要你抱,你可以這么對他講:“你看那邊的小弟弟都自己走路,你不會比他差吧?”孩子為了表示自己能干,就會自己走路了。這種方法用得得當,不亞于正面說教。
最后家長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例如孩子好奇、好問、愛動腦筋,家長要因勢利導,講一些孩子聽得懂的道理,不要一有逆反言行就全盤否定。當然,發現孩子的行為具有危險性時,應及時制止,并講明道理。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