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贊美孩子的法則
都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不過,夸獎的奧妙卻不是每一位父母都能揣摩與掌握的。我們會害怕寶貝因為表揚而翹起驕傲的尾巴;也會擔心寶貝因為因為缺少鼓勵而失去進步的動力,于是只能在“夸”與“不夸”間無奈徘徊。其實,這一切并非我們想的這么復雜,如果能夠找到學會贊美的金鑰匙,問題或許就將迎刃而解!
贊美準備課堂
1. 贊美前要先降低標準
要對孩子贊美,首先我們要降低標準。有些父母為什么沒辦法對孩子給予贊美之情,是因為他們心里有一條很高的標準線。標準越高,贊美就會越少。當然,標準的高低與父母從小所受的家庭教育背景有關,從小被嚴格要求長大的父母,他的要求尺度勢必就會越高。如果能夠認識到這點,希望無論你處于什么家庭環境,都能夠放下做父母的高姿態,降低對孩子的評價標準。
2. 贊美前需要好心情
贊美需要找到孩子的發光點,心情不好的時候是很難看到孩子優點的。這就要求父母在孩子面前時刻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懂得細心觀察,發現孩子的優點。有些父母會以平時工作壓力大,回到家后無精力關心孩子為托詞。所以,一定要先解決自己的情緒問題。要時刻地把關自己、反省自己,達到一個最佳的狀態。如果這一點做不到,不但與孩子的相處質量會下降,贊美孩子也會成為一紙空談。
一次恰當的贊美,比十次泛泛的夸獎更有意義。那么,什么才是一次恰當有效的贊美呢?家庭教育指導專家指出,一個完整的贊美過程,必須嚴格做到以下的每一步:
Step 1 表揚要及時
美國哲學博士詹姆斯?多柏森認為,如果要讓贊美發揮最大的效用,就應該在最令人滿意的結果出現后的短暫時間內提供獎勵或表揚,如果時間托得太久,表揚的作用也會淡化、減弱或消失。
由于心智不夠成熟,沒有足夠的精神包容力,孩子對于等待往往很不耐煩。在他們的心里,事情的因果關系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年齡越小,越是如此。因此,當孩子作出令人滿意的行為后,爸爸媽媽一定要及時表揚,否則,孩子會弄不清楚為什么受到了表揚,因而對這個表揚不會有什么印象,更起不到強化的作用了。
Step 2 說出具體的事實
心理學上,將贊美分成兩種類型,即“具體的贊美”和“抽象的贊美”。具體的贊美是指對某種具體的表現或者行為進行稱贊,比如,孩子幫助爸爸媽媽一起完成了家務活,或者通過很大的努力后孩子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反之,抽象的贊美則是指用寬泛、不具體的詞語來贊美孩子,如:“你真懂事”、“你是個好孩子”、“真聽話”等。
研究表明,對孩子施與具體的贊美效果比抽象的贊美好得多。這是因為,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如果他們一味聽到的是父母的抽象贊美,卻不知道自己究竟好在哪里,久而久之,就可能會變得依賴別人的看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愛聽好話”。但具體的贊美就不同,它能讓孩子清楚地獲知自己好在哪里,會知道自己怎樣的行為可以得到別人的認可,并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例如,孩子玩耍好后,將玩具收拾好。如果這時你只是說:“寶寶,你真是個乖孩子。”贊美的效果會大打折扣,因為孩子不明白“乖”具體指什么。然而,如果你說:“你自己把玩具收拾得這么干凈,真是一個乖孩子。”孩子就能欣然接受你的夸贊,并牢牢記住這個好行為。
Step 3 表達內心真實的感受
真正的贊美還需要建立在爸爸媽媽發自內心對孩子真實情況的基礎上。千萬不要低估了孩子的觀察力,他們需要的是我們真正的,發自內心的賞識。只有心與心的接觸與碰撞,才能讓孩子真正收獲喜悅與快樂。如果爸爸媽媽沒有發自內心,那么,孩子就會覺得贊美詩虛偽的,贊美的目的就不可能達到。所以,施與具體的贊美還不夠,我們還要向孩子表達出讓我們有所觸動的感覺,將感動、喜愛的情意流露于話語中。繼續剛剛那個例子——“你自己把玩具收拾得這么干凈,你真是一個乖孩子,媽媽為此而感到高興。”
另外,表達感受還有一個很好的方式,是給孩子以身體的接觸,如,擁抱、摸頭、親吻……在語言獎勵時配合這些動作,更容易使孩子感動。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