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搞破壞”的孩子該怎么辦?
面對孩子的“破壞”你會怎樣呢?生氣、呵斥孩子再也不許拆東西,還是幫孩子一起完成他的“杰作”?著名的幼教專家提醒家長,千萬不要粗暴地干涉孩子的探索欲。
這樣的“破壞性”其實是值得鼓勵的。幼教專家說,把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拆開,是孩子學習探索的一種表現,他們不是故意去破壞一個東西,而是因為他對這個東西感興趣,想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如很多男孩喜歡把玩具拆開,去看車子里面到底是什么,車子為什么會動等,他是沉浸在了自己喜歡的事物里面,并努力通過自己的雙手去尋找答案。
對于孩子這樣的“破壞”,家長首先要對孩子有寬容的心態,因為破壞的過程就是個學習的過程。不要嚴厲地批評孩子,也千萬不要說“不許再把玩具拆了,不然下次就不給你買了”等這樣警告和威脅的話。因為家長的批評和威脅很可能會扼殺孩子可貴的探索精神。
其次,家長應該盡可能地鼓勵并且參與進來,因為孩子“破壞”的過程,是一個手、眼都在活動的過程,能夠促進他們思維的發展。鼓勵孩子適當地“破壞”,就是在鼓勵孩子的創造力,以及對更多事物的探索興趣。所以,當家長看見孩子把機器人拆了,應該蹲下來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機器人里面是什么啊,怎么會動的啦?”……引導、幫助他們一起尋找結果,然后再跟孩子一起把拆開的玩具恢復原樣。這樣才能讓孩子在“破壞”———探究———重建中獲得心理的滿足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家長們在鼓勵孩子“破壞”的行為之余,還要有意識地創造條件,引導孩子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多提些問題讓他們去猜、去想,比如,鬧鐘滴滴答答地走,家長可以問,鬧鐘為什么會響,為什么會走呢?皮球為什么一拍就跳很高,如果把氣放了,還能跳那么高嗎?要在問題提出后,主動帶領他們從“破壞”中尋找答案。
“破壞狂”心理揭密——善意、有趣、發泄、好奇……
很多媽媽常常抱怨到:“我家的孩子簡直就是個破壞狂,什么東西到他手里立刻變成廢品,弄得家里都不敢隨便放東西。好像孩子根本就不知道珍惜,難道破壞東西讓他很高興嗎?真不知道孩子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其實,對于愛破壞東西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心理很復雜,有很多種類型,父母需要耐心、有心地去發現,不可一棍子打死,不能輕易地以打罵來應對孩子的破壞。一般說來,孩子愛破壞有以下的幾種心理類型:
1、好心辦壞了事
幼兒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由于經驗不足或能力有限,結果事與愿違。有的孩子見金魚缸里結了一層薄冰,怕金魚凍死,把金魚全撈上來包在手帕里;看到鹽有點臟,把鹽放在淘米籃里用水淘;出去打開水摔壞了水瓶……成人首先要肯定孩子的想法是好的,接著告訴孩子失敗的原因。自己不懂的事先要請教大人,自己力不能及的事長大了再去做。
2、感到有趣
有些幼兒損壞東西,并未意識到行動的后果,而是對活動的過程感興趣,覺著好玩。例如把圖書中色彩鮮艷的畫面撕下來折疊玩具;到田里揪下菜花、豆角、嫩瓜;用刀、筆在墻上、桌上亂刻亂畫……成人發現后要及時制止和教育,使他們認識到這些東西損壞就再也恢復不了原樣了。要適當引導幼兒興趣,例如對愛撕書折疊的,可給孩子色彩鮮艷的彩紙,由他折疊;對愛亂刻亂寫的,可給他硬紙、刻刀、彩筆及作品范例,讓孩子模仿著刻畫。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