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青少年的抑郁癥表現
青少年抑郁癥是兒童常見的一種精神疾病,學校、家庭、社會對本病的識別率平均不足1%,一些綜合醫院的識別率僅為15%左右。青少年抑郁癥的種種表現,在非專科人士的眼里,與思想品德,個性問題相混淆,或誤診為腦供血不足、神經性頭痛、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癥、心血管系統及消化系統等疾病。下面我們介紹下青少年抑郁癥的六種表現:
根據臨床青少年抑郁癥患者的癥狀歸納起來,主要有六種表現:
表現一、對學校取得的成績不感覺到愉快。
面對達到的目標、實現的理想、一帆風順的坦途,患者并無喜悅之情,反而感到憂傷和痛苦。如考上名牌大學卻愁眉苦臉、心事重重,想打退堂鼓。有的在大學學習期間,經常無故往家跑,想休學退學。
表現二、不舒服但是檢查不出來問題。
患者一般年齡較小,不會表述情感問題,只說身體上的某些不適。如有的孩子經常用手支著頭,說頭痛頭昏;有的用手捂著胸,說呼吸困難;有的說嗓子里好像有東西,影響吞咽。他們的“病”似乎很重,呈慢性化,或反復發作,但做了諸多醫學檢查,又沒發現什么問題,吃了許多藥,“病”仍無好轉跡象。
表現三、一到學校就不舒服。
如患者一到學校門口、教室里或工作單位,就感覺頭暈、惡心、腹痛、肢體無力等,當離開這個特定環境,回到家中,一切又都正常。另一種是意識層的,專往負面去猜測。
表現四、想轉學,不愿上學。
可能在學校或單位發生過一些矛盾,或者根本就沒什么原因,患者便深感所處環境的重重壓力,經常心煩意亂,郁郁寡歡,不能安心學習工作,迫切要求父母為其想辦法,調換班級、學校或工作單位。當真的到了一個新的地方,患者的狀態并沒有隨之好轉,反而會另有理由和借口,還是認為環境不盡人意,反復要求改變。
表現五、逆反心理。
患者在童年時對父母的管教言聽計從,到了青春期或走上社會后,不但不跟父母溝通交流,反而處處與父母鬧對立。需要父母學會更好的溝通方法。
表現六、自殺行為或者自傷行為。
重癥患者利用各種方式自殺。對自殺未果者,如果只搶救了生命,未對其進行抗抑郁治療(包括心理治療),患者仍會重復自殺。因為這類自殺是有心理病理因素和生物化學因素的,患者并非甘心情愿地想***,而是被疾病因素所左右,身不由己。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