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在工作和實踐中,我經常接待一些“無助”的父母,他們帶著煩惱前來,要求幫助矯正自己青春期的孩子出現的各種不良問題,看著他們愁苦不堪的神情,我常詢問他們,父母與孩子應該怎樣相處?孩子應該怎樣長大?我們所能給予孩子的最好禮物是什么呢?很多家長都反而無語了。在對待孩子的教育上我們存在過多的偏執而難以自知,我就把咨詢中和家長經常探討的話題簡要歸納如下,希望有助于消除家庭教育的部分盲點
一、孩子是問路的客人
從離開母體的一刻,孩子就開始成長為自己,雖然在父母身邊,卻再也不屬于父母了。他們帶著自己的生命和思想,開始認識和感知這個世界,在最初歲月里,父母就是他的帶路人。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孩子再幼稚,也有他個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獨特的思維和心靈。對這個世界的一切充滿了好奇,做父母的就是要盡量滿足孩子的每一個好奇。
無論我們招待多么周到,我們都既然孩子是客人,始終都是要去屬于自己的目的地,因此客人是遲早要上路的。父母所能做的,不過是盡最大可能陪孩子走一段路而已。
這種對孩子的心態就是尊重。家長對孩子的尊重不是簡單地表現在對孩子講話客氣,不打罵孩子,或是讓孩子做出他自己的選擇,家長不干涉等等,而是表現在對一個生命個體的尊重,每個孩子的身上都蘊藏著成長的潛力,這種成長潛力有著自己發展的規律與方向,作為家長只要配合著這種成長力量,孩子就能將自己的潛力充分發揮。
父母需要逐漸正視一個事實——自己的孩子已經一點一點長大,不再是那個事事需要他們指導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小娃娃。為此,家長必須學會忍受分離的焦慮,陪伴孩子一步一步走向遠離自己的、獨立的成年人。
二、讓孩子長大
“父母為我們安排好了生活的一切,讓我們只管學習,不用操心別的”,相信這是許多父母愛孩的主要方式,甚至有的父母是通過犧牲自己來滿足孩子的需要。父母的愛仿佛有那么一點偉大的味道,。但實際上,溺愛源自父母的自戀,溺愛的父母無視孩子真實的成長需要,甚至都沒有興趣去了解孩子自己的真實感覺、真實想法,他們包辦了一切,只想把孩子塑造成他們心目中的小孩的形象,而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這就會剝奪孩子自我探索的機會,無論他們的安排多么完美,他們的孩子都會有一種感覺,他們好像不是為自己而活。
父母的包辦和溺愛其實包含了很多父母的期望,在這些期望值背后又隱藏著父母自身尚未實現的生活愿望,父母將其寄托在孩子身上,但這并不是孩子自己想象的。于是,孩子最終將生活在父母的,而不是自己構想的世界里,不能按自己對世界的愿望去生活。
真愛以孩子的成長需要為核心,在孩子不同的發展階段給予他不同方式的愛,0~2歲期間,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2~4歲期間,尊重孩子自主的探索,但又在孩子需要幫助時出現在他面前……這種以孩子的成長需要為中心的真愛會讓孩子成為自愛、愛別人、有鮮明的自我意識、健康的自主人格和高度創造力的人。
三、孩子是父母的老師
如果我們一直把教育孩子當作責任,感覺就像負債一樣,很沉重也很有壓力。但如果我們改變一下想法,教育孩子其實充滿樂趣,看著他們的笑臉、看著他們健康成長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而且孩子給了我們成長的機會,讓我們發現自己的缺點,教會我們懂得生活,讓我們做一個更好更完美的人。
孩子讓我們成為父母,初為父母的我們和剛來到人世的他們一樣對未來是一片空白。陪孩子長大,父母碰到的永遠都是第一次,雖然我們教會孩子吃飯、穿衣、走路、說話、如何生存,但是因為有了孩子,我們才體會到父母的艱辛,孝順的意義。因為有了孩子,我們看重家庭,看重責任;因為有了孩子,我們更懂得人生是快樂和煩擾的交響曲,變得從容,變得坦然;因為他們,我們學會如何生活。
在孩子成長的歲月里,是否有對孩子情緒化的責罵,不分青紅皂白的懲罰?肯定是有的。但不論如何,他們都能隨時原諒我們,繼續給我們最溫馨的擁抱,最燦爛的笑容。孩子的心境比我們更寬廣!孩子教會我們真誠地寬待別人。
孩子教會我們愛是不計回報的付出。隨著孩子的成長,從對孩子沒有要求到希望他們什么都要做好,我們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可是孩子對我們呢?從什么都依賴我們到只是希望我們理解他們,信任他們就好。孩子給了我們最無私的愛,我們是否知道?
孩子是父母的老師,讓我們用感激的心看待他們,用尊重的態度對待他們,用平等的語言引導他們,用賞識的眼光贊賞他們,回歸生命初期的純真、寬容與善良,允許孩子保留心中的真善美,才能使他們成為快樂的孩子,繼而成為成功的孩子!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