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注意嬰兒心理衛生
父母是兒童身心發展的最初園丁,可以說也是兒童生理衛生和心理衛生的雙重特別護士,切不可只注重孩子的健壯生長,而忽視了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那么,嬰兒的心理衛生應當注意些什么呢?
1.需要建立正確的生活制度
人的心理狀態和生理狀態是相互促進的,尤其在嬰兒時期更為突出。應當根據嬰兒的年齡特征,對其一晝夜的各種活動和休息形式作出合理的安排,并準時交替,使嬰兒有規律地生活,其生理需要得到盡可能充分的滿足,自由活動不受束縛,從而能經常處于快樂狀態。
2.需要提供豐富的環境刺激
嬰兒的心理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能,應當提供豐富的環境刺激,充分滿足其發展感知力的需要。例如,在嬰兒的搖籃周圍懸掛色彩鮮艷、能發出音響的玩具,引起嬰兒注視、聆聽或抓取摸弄;為較大一些的嬰兒準備彩色畫冊和玩具娃娃,或抱到庭院、公園,接觸自然景色等;尤為重要的是,父母應多和嬰兒講話,以激起孩子與人交往的需要和說話的積極性。
3.需要培養嬰兒良好的情感和情緒
父母的撫愛、家庭的溫暖能培養嬰兒良好的情感和情緒。但這種撫愛,不是溺愛,不是無限制地滿足需要。比如對新生兒和幼小嬰兒,不能一哭就喂奶,一哭就抱著,以免養成孩子用哭來取得需要滿足的不良習慣;也要避免不合理逗引戲弄,以免嬰兒過度興奮。而對嬰兒的冷淡、歧視則會使嬰兒情緒處于壓抑狀態。
4.需要友好的社會交往
鼓勵和支持孩子多和小朋友接近,坐在一起活動、玩耍;參加一些成人社交活動,多和母親以外的成人接近。以豐富生活,開拓思路,鍛煉性格,逐漸形成活潑、開朗、大方的性格,避免羞怯、自卑、孤僻等心理產生。
5.需要多鼓勵、多表揚
孩子分辨是非能力是后天學得的,而父母的是非觀念和處理是非的態度對嬰兒心理發展影響極大。因此,對孩子的良好行為和點滴進步,要充分肯定和鼓勵;對不好行為,則應予以制止。如嬰兒把自己的玩具讓給別的孩子,就加以稱贊;而當他搶奪別人玩具時,就給以制止。是非要分明,態度要慈愛,使孩子養成以友好的態度對待小朋友的習慣。
嬰兒的心理衛生,說到底,是要給孩子的心理發展創造一個優越的環境。一個孩子如果有一個健全的大腦,那么他就擁有了一個原始的健康內因;如果此時便通過能促使孩子健康成長的環境來進行教育,那么他也就充實了自己那個原始的內因,進而變成另一個內因。如此反復循環,他就會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益的并且是你期待中的人。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