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童年快樂過期不候
孩子童年的幸福與未來的前途相比,哪一個更重要?日前,第二屆長三角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改革論壇在滬舉行,與會教育專家針對孩子學習負擔過重發(fā)出呼吁:不能以犧牲孩子童年幸福為代價,去換取未來的幸福。教育不僅是為了傳授知識、應對高考,更應關注孩子今天的幸福與明天的發(fā)展。
“今天”與“明天”沖突嗎?
不少家長為了孩子將來升學時能有競賽證書,從四五歲起就送孩子讀課外培訓班。很多孩子童年中沒有風箏、沒有奔跑,每周在三四個補習班之間來回奔波,希望爸爸媽媽“不要把我累倒在起跑線上”。在部分初中,初三學生為了全力迎接中考,音、體、美統統讓步給語、數、外等考試學科。強迫孩子“苦讀”,不少家長、老師表示無奈:“童年快樂,將來失敗,后悔莫及。”
孩子今天的快樂與明天的前途,果真相互沖突嗎?人的發(fā)展有自身規(guī)律,童年時的快樂對人的性格養(yǎng)成以及興趣培養(yǎng)十分重要,這種快樂體驗往往“過期不候”,成年后也無法彌補。因此,不能通過“透支”學生的興趣,來換取眼前的分數,獲得暫時的滿足。
如果只注重眼前利益,一味灌輸老師認為正確的知識,并以考試成績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唯一指標,學生長期處于被動狀態(tài),長此以往勢必會造成學習興趣喪失,影響可持續(xù)發(fā)展,將來的快樂又從何談起?
“成績”與“幸福”如何統一?
要實現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的統一,“牛鼻子”是改變教育質量評價方式。“從單一的分數評價標準,轉變?yōu)槎嘁暯前l(fā)現孩子的特長與潛能,激發(fā)其能力與興趣,讓學習過程幸福、為未來奠定良好的基礎。”
孩子苦讀,是因為我們遵循刻板的標準尺度———近的是學生統考成績,遠的是學校“升學率”、“名牌學校考取率”。只看成績不顧其他、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的評價方式,難免加重學生的心理和學業(yè)負擔。“如果用發(fā)展的眼光、多元化的方式、多維度評價學生,強調考試成績與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的一致,當前進步與持續(xù)發(fā)展的一致,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學習的幸福指數。”
改變現有教學模式,將有助于解決“苦讀”與能力培養(yǎng)和學業(yè)成績之間的矛盾。徐淀芳介紹,一方面,通過減少基礎型課程時間,增加拓展型和研究型課程,可以讓學生在多樣性、選擇性課程中,獲得更多興趣發(fā)展和潛能開發(fā)的機會;另一方面,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因材施教,強調學習過程中學生興趣、方法和人格發(fā)展,在教育過程中,把學生的責任感、自信心、學習經歷、學習興趣、學業(yè)水平、課業(yè)負擔、身心健康等全部納入考量,可以讓學生在主動學習中培養(yǎng)能力、提高成績,享受快樂。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