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大哭大叫有助宣泄心理垃圾
高考結束后1~2周,特別是在等成績單的時候,出現焦慮等心理問題是正常的,但持續半個月以上,且越來越嚴重,就該去看心理醫生了。
記者 蔡建華 實習生 侯曉
高考剛剛過去,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臨床心理科副主任醫師張香芝就接待了十幾個高考后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這些考生的心理問題表現各異:把自己關在屋子里,這是自閉型的;喝酒,去夜店,甚至找小姐,這是放縱型的;忐忑不安、心神不定,這是焦慮緊張型的;還有的就像泄了氣的皮球,不愿多說一句話,這屬于無助型的……
●她哭著走出考場,回家閉門不出
莉莉(化名)是哭著走出考場的,她見到在考場外等候的爸爸,說了一句“對不起”,就不再說話。到家,直接回臥室,且反鎖了門。
親戚們都知道莉莉考試完了,紛紛上門關心問候,莉莉一概不見,還有的親戚邀請莉莉出去玩,也被她拒絕了。為了不讓高中同學找到她,徹底與世隔絕,莉莉把手機也關了,并把電話卡一折兩半,扔進垃圾筒。
飯桌,是莉莉和家人見面的唯一場所,她吃飯時也不說話,吃完飯,直接回臥室。
家人擔心莉莉的狀態,也怕出大問題,就帶她來看心理醫生。張香芝告訴莉莉家長,考后自我封閉的學生,多數是平時成績好的學生,自尊心強,對自己要求高。考試一旦發揮失常,就會感覺沒面子,所以不愿意和別人交流。
其實,不管成績好壞,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況且成績還沒出來。考試只是人生太小的一部分,學習成績好不代表成功,成績差也不代表永遠失敗,考試不是衡量人生成功與否的標志,只能說明你在考試這個競技中,發揮的好壞的問題。
張香芝讓莉莉時刻記著“我已經盡力了”,一切要順其自然。
●喝酒、去夜店、找小姐,考前考后像換了一個人
上周,張香芝接待了一個高考學生,他是一個人來門診的。他說,考試后的他,和考試前的他判若兩人,他自己也很苦惱。
考試前,他和其他同學一樣,緊張地復習應對考試。考試后,別人都在討論考得怎么樣,他卻不參與評論。他開始學著喝酒,家人驚訝他考前考后的變化,但考慮這可能是他放松的一種方式,就沒過多干預。
可問題越來越嚴重,他開始去酒吧,去迪廳。上周的一天晚上,他從迪廳出來,已經是夜里1時多了,喝得暈乎乎的他沒有回家,而是去了附近的一家洗浴中心,在那里,他找了小姐。
第二天,他很懊悔自己的所作所為。
張香芝說,放縱型的考生,往往認為自己考砸了,沒希望了,付出與收獲不成比例,于是開始放縱自己。
對于這類考生,應該告訴他們考場像戰場,打完仗,適當放松是提倡的,應當鼓勵,但是放松的方法要得當,要有度,不要把自己的生物鐘打破,不要做有違道德的事情。好的放松方法很多,可以去旅游、唱歌、參加朋友聚會等。
●坐臥不安、心神不定,整天像丟了魂似的
這是他第三次參加高考了,走出考場,他感覺今年發揮得更不好,成績應該不如去年。考試后的這幾天,他像丟了魂似的,無精打采的,稍微一動心就慌,老是丟東落西的。
在家里,只要電話一響,他就會被驚嚇到,渾身打哆嗦。在外面,如果有人高聲說話,他也受不了,身子會猛地抽搐一下。
他這種情況屬于焦慮型的,在考生中占的比例最大。張香芝說,考完之后,等待分數的過程是非常焦慮的,屬正常現象。
應對這種焦慮,可以用運動的方法,比如說游泳、爬山、打球等,這種帶有娛樂性的運動會讓神經放松,是對緊張心理的一種調節。人在安靜狀態時每分鐘心跳次數是60次左右。但運動可以讓人每分鐘的心跳次數達80次以上,也就是自己能感覺到心臟怦怦跳動、身體微微出汗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大腦神經中樞系統分泌一種叫“內啡肽”的興奮物質,它可以調整人的情緒,放松人的神經,使人的緊張度下降,減輕焦慮,會讓人有愉悅輕松感。這也就是我們跑完步之后,為什么會感到很輕松、很精神的原因。
●整天少氣無力,能少說一個字就少說一個字
高考后,他就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整天躺在床上,不出門,連話都懶得說,能少說一個字,就少說一個字。
他不愿意與父母、朋友交談,認為他們不理解他的苦惱,解決不了他的問題。在看心理醫生的前幾天,他甚至選擇了無語。
這些學生,往往自我感覺考得不理想,一下子失去了方向,沒有了目標,有種在海上漂流,無法靠岸的感覺。
家長要告訴這類考生:高考過去了,生活還要繼續。幫助考生正確認識“我是什么樣的人,我有什么才能和長處,我適合做什么樣的工作,我以后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幫助他為自身正確定位,規劃自己的人生,確立人生目標,找到人生動力,重新揚帆起航。
●撕書、大哭大叫,有助于宣泄心理壓力
上周,張香芝還接待了一個考生,他說:“考完試后,很多同學都把上學時的書撕了,有的還大哭大叫。”
張香芝問:“你撕了嗎?”
他回答:“沒有。”
“你應該撕,如果當時你撕了,恐怕今天就不用找我了。”張香芝幽默地說。
中國現有的教育模式,高中三年是非常苦的,非常壓抑,而且有的考生還復讀了一年,甚至兩年,這種壓抑的感覺更強烈。
高中階段,孩子們的壓力積蓄了好幾年,時間太長了,有的孩子長年睡眠不足,老師經常提醒孩子 “要學,要記,要背,要用心”,回到家,家長也免不了說上幾句敲打的話,此時,考生自己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也在給自己加碼,三方面的壓力加起來,幾年下來,孩子的精神已經達到了一種極度的超負荷,甚至飽和狀態,學習學到惡心,學到頭暈,多一分就要“爆炸”。
這種壓抑的感覺積蓄到一定程度,需要找出口,需要爆發,而爆發時的攻擊對象就是書,撕書最“解恨”, 撕完之后會有“非常爽”的感覺。
除了撕書,還可以捶打沙袋,沙袋上寫上“高中生活,終于告別你了”等字樣,這些發泄對身體是有益的。
●考生有下列情況,家長應警惕
高考結束后1~2周內,孩子出現焦慮、稍微放縱、緊張等情況,是正常的,要給他們一個放松的空間,一個允許他們焦慮的時間。但是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超過半個月還沒調整過來,甚至狀態越來越不好,情緒越來越暴躁,家長就應警惕了。
考生一旦出現極端行為,如摔東西、自虐等,家長更應注意,必要時帶孩子看心理醫生,一般不需要用藥,做1~2次心理輔導即可矯正過來。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