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是家長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很多孩子知道,雖然父母是愛他們的,但未必尊重他們,比如,當孩子與客人攀談時,您可能會命令他不要“多嘴”,或者代他表達某種意思,甚至嘲笑他的“幼稚”和“愚蠢”……這些不明智的舉動無疑會極大地損傷孩子們的自尊心。
您應該帶領孩子多做一些“平等”的活動,讓孩子們得到這么一個信息,在大人心目中完全有他的位置;聽他們講故事,不要小看這些小事,它們正是在孩子心中筑起自尊之宮的磚塊呀!
幫助孩子學會“取長補短”:作為父母,我們的任務便是當孩子們可靠的“同盟軍”。當他們沮喪時,我們得為他們鼓氣;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我們就為他們提供克服困難的種種“工具”,其中一門“工具”就是“補償”--讓孩子不僅要看到不足之處,也要發現自己的長處,而絕不把自己看得“一團漆黑”。
為孩子在競爭中鼓勁:當孩子在智力、體質或外貌上“相形見絀”時,父母更應幫助他在這充滿競爭的世界中學會奮斗。任何“低能兒”得知有父母作“強大后盾”時都會勇氣倍增,不過,在鼓勵孩子勇于拼搏的同時,您也應教育他們領悟真正的人生價值,要他們熱愛他人、熱愛正直、熱愛真誠。
讓孩子學會嚴于律己:處罰會不會使孩子灰心喪氣?答案取決于父母處罰孩子的方式和動機。切切不要在眾人、尤其在孩子的朋友面前處罰孩子,也絕不能將處罰孩子當作給自己泄怒的手段,重要的是讓孩子認識到,如若完全不要紀律約束,他便沒有人尊重。
注意孩子的“課堂表現”:入學后,如孩子成績不理想,會有許多因素易使孩子失去自尊。這時,如有可能,可請家庭教師,也許能助孩子一臂之力。要是孩子盡了全力而成績依然不佳可別訓斥或譏笑他,原因很簡單:人人都會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時。悲劇恰恰是:仍有為數眾多的父母缺乏自知之明,非要自己天資不足的孩子成為第二個愛迪生或牛頓。
培養孩子的“自立精神”:成年人的許多能力實際上是在童年時代便培養起來的,因而父母該鼓勵孩子具有與年齡相適應的責任心,不能什么都由父母包辦代替。孩子長大一點了,他便喜歡“自作主張”。七歲的兒童通常都能自己穿衣服,也會鋪床、掃地。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