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要怎樣去對待
天底下沒有一個孩子能讓父母完全滿意,這是我一直都深信不疑的至理名言,孩子的教育在父母的眼中永遠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教育理論之多,方法之龐雜,讓眾多家長叫苦不迭,不知所措。不過如果要我說出一種方法,能讓家長們絕對不會在教育子女的道路上犯下重大錯誤的話,那就是一個“愛”字。
不要把愛作為教育孩子的籌碼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知道,每一個孩子對世界都是充滿好奇的,沒有一個孩子會拒絕成功的樂趣,更不會有孩子是天生便惡習纏身。如果我們了解一下那些心理和行為上存在重大問題的人,會發現他們的童年都有被剝奪愛的經歷。
愛的剝奪并不只是指不施與愛,事實上,父母有條件地施與愛對孩子的隱性傷害來的更加嚴重和深遠。每個孩子都希望父母對自己的愛是無條件的,永恒不變的,然而我們在教育子女的時候,卻經常犯一個嚴重的錯誤。
“你再哭,媽媽不理你了。”
“你怎么弄得全身臟兮兮的,媽媽不疼你了。”“你太沒用了。”
“這么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怎么做我的兒子。”
這種類型的訓話,只要有小孩子的地方,總是不絕于耳,但是這種訓話實際上向孩子傳達了一個信息:爸爸媽媽對你的愛并不是無條件的,只有你的行為合乎我們的要求,你才能獲得愛,哪怕這種行為并不能讓你本身感到愉悅。
這種訓喻是非常有害的,不但不能促使孩子改善自己的行為,反而會讓他們對于無法讓家長滿意的行為產生嚴重的回避感,諸如厭學,人際交往困難,嚴重挑食等常見的兒童問題,可以說基本都是因此而產生的。
就算有的孩子能夠做的讓家長滿意,他們的內心也會充滿了對失去愛的恐懼感,由此學會為了迎合他人而偽裝自己、欺騙別人,無論何時都帶有濃厚的虛榮心。
最好的辦法是,站在孩子的立場去勸諭他采取一個更好的行為方式,并強調自己對他的愛和關心。
“我想,如果你……這樣做的話對你會更好,你是不是也這樣覺得呢?我們一起來嘗試做的更好怎么樣?”這樣的勸諭,即使沒有馬上生效,也會引起孩子對自己行為的思考,而且不會影響親子之間的關系。
不要拒絕孩子的愛
有很多家長總是抱怨自己的孩子老是粘著自己,特別是男孩子的家長,會更迫切地希望孩子盡早地培養出獨立自主的“男子漢”氣概,所以當孩子對自己撒嬌的時候,家長們都會采取拒絕甚至訓斥的手段來企圖塑造孩子獨立的性格。
這又是一個相當大的誤區,如果你直斥對你撒嬌的孩子:“別靠著我。”“你能不能不要整天粘粘糊糊的。”“像個男孩子一點!”這樣會對孩子造成相當大的傷害,孩子可能會由此產生“愛和親密是不好的”這樣的觀念,導致孩子無法和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人際關系過于敏感,甚至影響以后的戀愛和家庭關系的處理。
對父母依賴,渴望父母的撫慰,是每一個人天生的本能,事實上,如果你感覺你的孩子對你過分粘乎,很可能是他在傳達一個信號:你對他的關注太少了。當然這種關注不僅僅是指在生活起居上的,你的孩子每天都會有很多的喜怒哀樂,他那些你總覺得微不足道、小題大做的心事,你聽過多少?
讓孩子學會付出愛
孩子早日獨立成人,當然是每個父母最美好的愿望,但是要實現這個愿望,卻大可不必用強制拒絕孩子對父母的依賴來實現,更為積極的方法是:教會孩子如何付出愛,讓他們明白,自己也可以成為一個施與者,一個被依靠的人。
帶上孩子去逛一下寵物市場,相信能找到他們喜愛的小動物,然后告訴孩子,如果他們想要收養這只寵物,必須要照顧它的飲食衛生,陪它玩耍,寵物生病了要帶它去醫院,還要負責看管它不讓它搗蛋。正在興頭上的孩子一般不會拒絕,但相信很快就會表現的力有不逮,這時候家長要堅守自己的立場,可以指導孩子,但絕不可代辦,讓孩子失去培養起責任感的機會。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做的非常好了,可以教導他學會愛別人,懂得體諒別人的難處,感激別人的付出,進而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照顧別人。當他有所承擔時盡可能地鼓勵他,讓他體會到施與的樂趣,F在有很多家長都不懂得培養孩子的社會精神,認為這樣做會有悖“一切為了分數”的最高綱領,那么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你的孩子以后將難以作為一個成人擁有自己的立足之地,無論他擁有多少閃亮的文憑。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