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忍耐力要培養
欲望的溝壑因此越來越深、目標頻繁地轉移,很快令父母應接不暇。但緊急剎車,必然引來一場場哭鬧并以父母的妥協告終。
對孩子欲望的滿足分為延遲滿足、適當不滿足、超前滿足、即時滿足、超量滿足五種。好的教育提倡“延遲滿足”和“適當不滿足”。
習慣于把自己的需要放在首位,是3歲以前寶寶的年齡心理特點,如果父母習慣于“即時滿足”孩子,他就難以接受有限的等待和忍耐,“有耐性”的品格也就無法培養起來。因為,它并非與生俱來,需要寶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學習和自我克制才能獲得。
缺乏耐性會埋下哪些隱患
耐性不足的孩子,情商和逆境商相對較低:他們比較散慢、自控力弱、做事有始無終;適應性差、喜歡依賴,不容易融入新環境;在挫折面前,往往表現出急躁、知難而退甚至暴力的苗頭。另外,缺乏耐性的孩子很少有幸福的感覺,他們也不懂得什么叫“珍惜”。
忍耐力訓練進行時
灌輸“等”的概念
1歲左右的寶貝還不太明白“等一下”的含義,他可能指著門、含混地說著:“去外面”。這時你可以說:“等媽媽把你的奶瓶洗干凈、裝上水,我們就下樓。”或者:“等你把這小碗蛋羹吃完,咱們就去找小朋友。”對寶寶,媽媽有必要把抽象的“等”化成具體的事情,讓他看到:實現自己的合理要求需要一點時間。
延遲滿足從易到難
操練寶寶的耐性要考慮其年齡和承受能力,一點點延長他們忍耐的時間。對1歲的寶貝,最初能等上三五分鐘已經是不容易了,假如孩子以大哭來抗議,就讓他哭上1分鐘。別心疼,這可是訓練耐心的關鍵。
說出你的理由
如果讓1歲的寶寶等待或把正在進行的游戲繼續下去,媽媽應該用簡短的語言告訴他們為什么,比如:“你現在咳嗽,吃了冰淇淋會咳得更厲害,過幾天好了才能吃;”或者“把積木再往上搭一些,你的‘樓房’肯定會更漂亮。”
創設一個壓力情境
設立壓力情境是鍛煉孩子忍耐力的好方法之一。例如,孩子要買價格昂貴的玩具,而你的支出計劃中沒有這筆消費,你跟他商量:可以買一個便宜的你喜歡的小玩具,如果你能幫媽媽節省生活費,媽媽會很感謝你。如此,孩子心中有了矛盾,開始主動調節自己的需求達不到滿足時的情緒,達到心態平和。
制造一點困難
有意識鼓勵寶寶在“堅持”的路上知難而進,能提升他的耐性。比如請孩子做稍稍超出他目前能力的事,即使失敗了,父母不妨說:這確實有點難,但只要想辦法還是能成功的,爸爸媽媽相信他。然后,告訴他一個竅門兒。借助這一方式,寶寶給了自己積極的暗示,避免半途而廢。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