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怎樣去安定寶寶情緒
我們習慣將嬰幼兒描述為“一張白紙”,將他們的大腦描述為“一片空白”,他們天真無邪,沒有煩惱。可是事實果真如此嗎?
幼兒專家表示,嬰幼兒雖小,卻也有著復雜的情緒,而且常常會遇到許多情緒的困擾,父母如果沒有好好的處理寶寶在生活上遇到的“關卡”,可能會影響到寶寶未來的人格發(fā)展。
善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工具”,如寶寶最愛的音樂、童書、布偶,對于紓解他不安的情緒及不良的行為,有最佳輔助的效果。
音樂安定法
每天抽出一段時間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與寶寶玩樂,對安定寶寶的情緒有極大的助益。美妙的音樂容易感動人心,許多的幼教專家也建議父母,從寶寶一出生起就開始讓他接觸音樂,不僅可刺激其聽覺的能力,對安定情緒也有極大的功效。
1.依時間不同播放適合的音樂:例如在早上叫醒寶寶起床前,可播放明朗、輕快的音樂,因為在愉快的音樂中醒來,大都不會發(fā)生鬧情緒的情況;晚上睡覺前,可播放優(yōu)美的安眠曲給寶寶聽,可幫助寶寶入睡。
2.每天抽出一段時間陪寶寶聽音樂:建議父母每天可找出一小段時間與寶寶共同分享音樂,如此不但可安撫寶寶不安的情緒,最重要的是可藉由一同欣賞音樂,來加深親子之間的親密關系。
3.重質不重量的音樂活動:每天讓寶寶聽音樂的時間最好不要過于冗長,因為時間過長寶寶容易失去耐性,反而會造成反效果。選擇適當?shù)臅r刻,(如早上的時間寶寶的情緒較佳)與寶寶一同做音樂活動,能得到較大的效果。
童書安定法
父母們也都知道,圖畫書可促進寶寶智能,但你可知道圖畫書有另一項功能,就是可利用圖畫書來改善寶寶不良的情緒與行為。以圖畫書切入寶寶的問題,引導寶寶在 討論問題中解決潛在壓力,增進寶寶應變能力的方法就是“童書治療”。
“童書治療”絕非萬靈妙丹,寶寶不可能因為只讀過一、二本童書就能改善其不安的情緒, 然而不可否認的,“童書治療”能以漸進式的方式,幫助寶寶克服心理上的障礙,引導寶寶往正面的方向成長,所以“童書”可謂是疏導寶寶情緒的最佳工具。
傳授經(jīng)驗:一周童書改善怕黑計劃時間表
第一天:父母先引導寶寶勇敢面對自我,說出自己對心里所害怕東西的恐懼程度。接著找出一本內容淺顯并與寶寶怕黑情節(jié)相似的的圖畫書,探索寶寶怕黑的心靈。請父母和寶寶一起看完故事之后,一起討論。
第二天:請父母選擇書中角色會勇敢面對恐懼的童書,最好白天先讀一遍,晚上睡覺前再讀一遍,以增強寶寶對內容的接受度,例如選擇書中對諸多可能讓寶寶產(chǎn)生恐懼感的情境,能提出了清楚的討論及說明的童書。
第 三天:有了前一天的經(jīng)驗,父母可以繼續(xù)鼓勵寶寶說出會讓他害怕的情境是怎樣,例如是“會被怪物捉走”等,然后以想像的方式,帶領寶寶認識怪物可能具有的人 性化個性,也就是以擬人化的方式,讓怪物變得不可怕。對于愛幻想的寶寶來說,這種擬人化的聯(lián)想方式,可以擴大寶寶的思考面,改變寶寶單一思考的模式,幫助 寶寶修正以往過于狹隘的看法。
第四天:接下來請父母繼續(xù)提供其他具正面看法的童書,讓寶寶的思考轉更多的彎。
第五天:父母可再激發(fā)寶寶的想像力,一起思考為什么怪物不可怕,并且?guī)殞毾胂袼粋人睡在床上,或半夜一個人上廁所的情景,讓安全的情境落實在寶寶的腦海中。
第六天:父母可以繼續(xù)提供正面接觸怪物的故事,引導寶寶明了化解恐懼后所帶來的快樂。
第七天:請再讀一遍第一天的童書內容,鼓勵寶寶實際去接觸導致恐懼的根源(如怕黑就去接觸黑暗),徹底打破寶寶心底害怕黑暗的迷思。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xiàn)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xiàn)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xiàn)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xiàn)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chǎn)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xiàn)一些產(chǎn)后抑郁癥的發(fā)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chǎn)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