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恐懼怎樣去化解
恐懼之一:媽媽不見了
"媽媽!媽媽!"苗苗終于還是發現媽媽不見了!盡管家人在媽媽上班準備離開的時候,拼命分散他的注意力,逗他玩耍,敏感的苗苗還是發現了媽媽的離去。叫"媽媽"對于一個1歲的孩子來說已經是熟練之功,于是苗苗傷心地大哭,嘴里一直喊著:"媽媽......"
1歲左右的寶寶最為恐怖的事情,莫過于媽媽從身邊離開。
如何化解:所幸,這種在孩子15~18個月時將達到極致的"分離焦慮"不會永遠存在。此前,你要讓孩子學著適應你的暫時離開并與你平和地道別。臨走的時候,不妨親親他,告訴他你要去哪兒、什么時候會回來,不要因為覺得可能孩子不懂就省略這些"儀式"。
美國天佩市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發展心理學助理教授,凱瑟琳·賴麥里博士建議說:"與孩子分手的時候,讓孩子拿著他最喜歡的玩具,并保證說你會想他。或者答應他,你回來時會和他一起搭積木
恐怖之二:巨大的聲響
轟隆隆......又一聲響雷!悶了好幾天的暴雨也嘩嘩地下起來。果果從前一次閃電就開始變得有些驚惶了,他指著窗外,拼命向大家"訴說",他不知道發生了什么或要發生什么。雷聲巨響,果果一下撲進了媽媽的懷里,還好奇心不減,偷偷看著巨響后的暴雨。
生活里充滿了各色1歲寶貝聞所未聞、驚心動魄的巨大聲響。這些小不點兒可不明白這些可怕的怪聲是從何而來的。
如何化解:這時你要告訴寶寶噪音不會傷害到他。同時,簡單地向他解釋這"怪聲"的來源。如果孩子討厭或恐怖的是家庭用具,比如吸塵器所發出的聲音,那么,你不妨展示給孩子如何開和關這些東西,讓他覺得自己可以控制這個發出怪聲的"怪物"。
平時,你也可以用噪音來與孩子玩些游戲,比如和寶寶一起用敲鍋或罐的方式來模仿雷聲,同時告訴他下雨的時候就會出現這種聲響。
相關文章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