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合作精神怎樣培養
合作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未來社會,只有能與人合作的人,才能獲得生存的空間,也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贏得發展。二十一世紀的孩子面臨的是一個充滿挑戰的社會,與此同時,我們的教育也面臨著重大的挑戰。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的現代教育的四大支柱理論是: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四種能力。其中,學會共同生活即指在教育中要培養孩子與人合作、共享成果的能力。
但是,在當今中國社會,媽媽們似乎越來越過分關心子女的智力發育,而忽視對孩子其他方面的培養。尤其是在這個到處充滿著激烈競爭的社會中,媽媽們更關心的是如何讓孩子在這個社會中擁有更多與他人競爭的能力。
然而,社會需要有親和力的人,這種社會親和力的核心就是合作精神,而每個人的成功也都離不開與他人的合作。合作對人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能使孩子學會與別人交流、配合以及友好相處,從而增加自己對團隊的自豪感。而在合作的過程中,也能讓孩子逐漸建立自信。Alfie Kohn先生在他的《非競爭》一書中,通過大量調查證明合作對于兒童的社交能力乃至情感發展都有積極的作用,對于心理健康非常有益。
因此,作為家長應該重視對寶寶合作精神的培養。家庭是培養孩子各種素質的最佳課堂,而父母則是孩子最早也是最重要的老師,那么應該怎么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呢?
1、為孩子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
一家人本來就是休戚相關的,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行為及情緒都會給其他成員造成影響。對于孩子而言,父母之間的行為以及互動都會對寶寶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要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如果父母之間相互體恤,在做家務活時互相合作,就可以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中下合作的種子。其次,也可以讓孩子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
2、讓孩子學會分享
許多孩子對于自己的玩具都有一種獨占的意識,不愿意讓別的小朋友玩自己的玩具。如果強搶,寶寶可能會大聲哭鬧。因此,面對寶寶的這種行為,要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還要教育寶寶學會分享。
父母在這方面要耐心引導,試著讓別的小朋友加入到玩樂中,讓孩子感受到一起玩的樂趣。其次,當孩子特別想要別的小朋友的某一樣玩具時,父母也可以提議讓孩子拿自己的玩具去換。在這共同玩樂以及互換玩具之間,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
3、教會孩子合作的技巧與能力
有了合作的意識,也需要懂得合作的技巧才能說是懂得合作,才能在合作中學習到知識,在合作中獲得成功。因此,父母要為孩子創造合作的機會,由于這些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沒有經歷與同伴合作的機會及體驗,影響他們合作能力的提高,所以為孩子創造合作機會尤為重要。
第一, 在游戲中給孩子提供合作機會先從兩個人開始,由淺入深。如:二人玩翻繩,拍手謠,猜拳舞,合作一幅畫等。隨著能力的提高,可增加難度如:結構游戲“蓋樓房”,角色游戲“開醫院”。
第二, 要將合作的培養整合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之中。如:共同收拾書桌,整理圖書和活動區域的物品。
孩子在這些與人合作的活動中,不斷與人商量討論,合作能力大大加強。體驗到與人合作中遇到的種種問題的解決帶來的快樂。合作能力在反復的實踐中得到提高。
-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尤
-
字跡看穿一個人的性格字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樣的,從我們不一樣的字跡上可以很好的看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來,那么什么樣的字跡代表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別人打招呼,但是我們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個讓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隨著現在時代的慢慢進步,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而且平時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就應該了解
-
產后抑郁癥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后肯定會出現一些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這個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很好的一種情緒,所以才導致的,其實產后抑郁